本报记者 张红霞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民营企业发展,今年年初,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召开,出台《关于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了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7个方面的31条实施意见。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为促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细见效,按照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安排,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跟踪惠企政策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主题,重点就《若干意见》落实情况开展民主监督。从8月份开始,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18家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6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民主监督协商报告。
11月7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召开“跟踪惠企政策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协商会,为打通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建言献策。
做足功课 确保“监督监在关键处”
为扎实做好调研“前半段文章”,调研前,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委员们认真研究《若干意见》、《关于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3年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工作方案》、工业经济稳增长36条等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政、金融系列政策措施,学习相关文件,全面收集资料、梳理情况,确保监在紧要时,督到关键处。
10月9日至10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先后来到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塞北雪面粉有限公司、华新智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运转、发展难题、惠企政策落实等情况。
在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委员们了解到,得益于宁夏良好的资源禀赋、营商环境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06年开始,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55亿元,与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究院所进行技术合作交流,与多所高校、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助推宁夏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委员们希望公司持续聚焦光伏科技研发,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调研重点,调研组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详细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宁夏出台的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1条’中,涉及高新企业政策,哪些落实得好?哪些还没落实到位?”“企业在融资方面还面临哪些问题?”……在华新智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们详细了解企业在惠企政策享受和融资难方面的问题。
调研组在调研中反复向企业介绍,政协民主监督的目的是推动决策部署更好贯彻落实,是和企业一起查找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推动问题解决。调研组既坚持问题导向,察实情、问实效,也注重建言献策,谋良策、出实招。
“今年,专委会新设立了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数字经济领域等11个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活动站。这次民主监督调研,我们充分发挥活动站作用,围绕相关主题召开界别群众座谈会5次,100余家民营企业座谈发言。”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部分政协委员、界别群众面对面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民营企业发展助力。
凝聚合力 让惠企政策“落地生金”
一场真诚的对话,架起座谈协商的桥梁。11月7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召开“跟踪惠企政策落实 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协商会,邀请自治区相关厅局负责人、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一同交流讨论,就政策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民营企业招投标隐性壁垒依然存在。”自治区政协委员张耀文说,行业准入很多时候是一个“玻璃门”,看似没有阻碍,但在实践中,民营企业在从事一些相对特殊行业时,又面临着很高的准入要求。建议各地各部门将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措施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建立招投标条件审查机制,不得设置超越项目实际需求的资格条件,杜绝可能针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限制。
自治区政协常委焦海波深有同感。他说,小型企业卡在了资质上,大型企业中标后,又以外包的形式发包、分包、转包到中小企业,不利于民营企业培育成长。要开展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专项排查清理行动,依法全面放开竞争的准入门槛,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本土企业还是外来企业都要一样对待,享受同样的资源政策。
民营企业引才和用工难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话题。
“引才支持政策不够灵活有效、吸引力不强。尤其是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区内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培养的技术人员专业匹配度不高,企业招才引才留才难度较大。”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宁说,博士以上人才大多留在高校和国有企业,企业高薪聘请的部分专业人才、职业经理人和招商企业负责人往往因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缺乏而萌生去意。
自治区政协常委郭嘉接过话筒说,用工难、用工荒摆在眼前,企业既要想办法招工,又担心人才被挖走外流,招人难、留人更难现象比较明显。建议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民营企业成为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的主体。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探索并建立体现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落实以知识、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行产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将企业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挂钩。
……
民主监督,“看得准”才能“说得准”,“说得好”更能“听得到”。为使民主监督更有效,协商会邀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司法厅、生态环境厅、应急管理厅、市场监管厅等部门负责人参会,和企业家、委员们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确保提出的问题精准、建议务实,让调研结果科学真实,确保民主监督客观公正。
调研足迹遍布18家企业,调研范围涉及100余家民营企业,丰富翔实的调研成果,由点及线、由线到面的全方位分析研判,凝结智慧力量的意见建议,自治区政协有效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让“软”监督取得“硬”实效,让惠企政策“落地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