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 敏) 11月22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加强生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城乡低保金、各类救助金合计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8万人。
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银川市分类施策,精准开展专项救助。临时遇困群众,可从户籍地、居住地或急难发生地申请临时救助。对于急难情形,实行24小时先行救助,特别紧急的2小时内先行救助,事后补办手续,今年以来实施临时救助358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00万元。对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学生的本、专科(含高职)新生及本、专科(含高职)在校大学生分别给予新生入学救助和在校生救助,今年共救助341人,发放救助金150万元。为经银川市三区民政部门审核确认的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领取孤儿养育津贴的散居孤儿和领取特困供养金的分散特困供养对象四类困难群体发放采暖补贴,今年将有近万名困难家庭可享受采暖救助,救助总额约500万元。
银川市积极整合慈善资源,促进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慈善帮扶有效衔接。首批确立十个试点社区开展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市级慈善总会设立“银川市济困爱心基金”为因病、因灾或意外事故导致生活极度困难,并经政府制度保障、社会救助后仍存在困难的特殊群体和特困家庭给予救助的基金,全年支出济困爱心基金10423.88元。今年通过开展慈善“四个一万工程”项目、“善行宁夏·银发生辉”关爱困难空巢老人走访活动等12个救助项目,募集慈善款物280余万元,发放慈善款物合计470余万元,惠及高龄老人、孤儿等困难群众2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