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单 瑞) 11月19日,记者获悉,自治区水利厅近日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2022年水土保持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公开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重要水土保持事件等,旨在客观反映宁夏全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监管治理成效,科学指导全区水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公报》显示,2022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15354.19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总面积(66400平方公里)的23.1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0478.25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8.24%;风力侵蚀面积4875.9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1.76%。2022年全区水土保持率为76.88%。
《公报》显示,全区各级审批部门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489件,涉及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33457.77公顷,受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报备506项,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核查项目275个,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5487万元。《公报》显示,全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5.69平方公里。其中,早作梯田28015公顷,水土保持林35187公顷,经济林930公顷,种草7116公顷,封禁治理26497公顷,其他措施824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