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银川市普通高中“三新”示范校建设实施方案》,银川市普通高中深化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简称“三新”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推进课堂教学变革,促进教师专业创新发展,发挥示范校建设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搭建校际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推动首府城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水平整体提升。
近日,由银川市教育局、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主办,银川市教科所协办的2023年银川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第七次阶段性成果展示暨培训活动在银川市实验中学举办。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今年以来银川市普通高中在“三新”改革示范区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成果,为探索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新生态提供了样板参考。
走进银川市实验中学校园教学楼内,一阵阵悠扬的和声格外吸引人。循声而去,该校阿卡贝拉人声乐团成员正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发声。阿卡贝拉是一种不依赖乐器的人声音乐,该社团成员全部为在校学生,大家分工明确。按照阿卡贝拉的编配分为女高声部、女中声部、男高声部、男低声部、B-BOX节奏声部,还配有专门编配阿卡贝拉乐谱的学生。据银川市实验中学校长俞慧军介绍,银川市实验中学是一所以音乐、美术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500名,其中普通班6个,艺术班24个,艺术生1300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以来,艺术社团蓬勃兴起,截至目前,学校共设立了含阿卡贝拉人声乐团、梨园社在内的“七团两社”。孩子们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选择社团,更利于个人发展。学校则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原则,紧紧对标学生核心素养育成,构建“三课”教研体系,落实“五好”课堂“五有”目标,构建“123456”课堂教学体系,指导学生开展学业发展、选课、生涯规划,以评价促发展,持续拓宽学生的学业晋升空间,提升高中毕业生的学习获得感、个人价值感。此外,该校还着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三新”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作为银川市普通高中“三新”示范校,宁夏大学附属中学同样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全面发展育人主线,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实施课程”“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引领,将学科建设与素养培育紧密衔接,推进校内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能力。
在银川二中英语课堂上,过去“填鸭式”的旧教学方法已经被沉浸式的创新素养教学方式所取代。英语任课老师高满满示范讲授高一英文课时,结合听力材料,给学生们展示如何创设真实的情境及其在课时教学中的任务分解,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再分析、整理、重组,以形成具体、持续性的任务、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科学教学设计。杨泽华老师也为大家呈现了一堂鲜活生动的示范课,以课标研读为立足点,以语篇教学为根本点,以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为增长点,利用《环球时报》中的一篇文章为载体,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又给学生写作积累了更丰富的素材,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记者从银川市多所普通高中了解到,普通高中“三新”改革以来,银川市各普通高中学校从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和校本课程建设两大领域着手,立足学校发展定位,一校一案,老师制定特色课程实施方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培育优势学科,让高中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据银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统筹规划“三新”实施路径,加强管理和指导,强化学校主体意识,以强特色、育新人、树品牌为教学目的。各普通高中学校以“三新”改革为契机,坚持五育并举,在队伍建设、教师发展、课程改革、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研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总结新经验,推进普通高中教学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教育部门将严格把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向,推进自治区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校级兜底培训,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考试机构、高校、高中学校负责同志和班主任、教师培训全覆盖,使教学工作与考试招生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