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宝
吴忠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
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爆发,各种进步思想在吴忠地区传播。1925年8月,共产党员宣侠父、钱靖泉随西北军刘郁芬部途经广武等地,利用休息时间向民众宣传革命思想。
1926年9月,国民联军在五原誓师支援北伐,由绥远取道宁夏入甘援陕。是年冬,进驻盐池的国民联军二十四旅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王恩培及罗进成、王自成等,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发展油漆匠李志恒等人入党,并于同年11月建立了盐池县第一个党支部。
1930年至1931年,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家住叶盛堡的青年学生梁大均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参与组织“宁夏学生同乡会”,组织参加银川“小南门兵变”。
1936年5月,红军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为了打退蒋介石军队对陕甘苏区的围攻,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争取东北军、西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党中央决定组建西方野战军,向国民军统治薄弱的陕甘宁边界地区进攻,进行西征战役。是年5月18日,党中央发布了西征命令及西征战役计划。由彭德怀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率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等部队共1.7万余人,分左、右两路进行西征作战。5月19日至23日,各路红军相继从延长、延川出发,左路军(红一军团)挺进陇东,攻占曲子镇,取得阜城大捷。右路军(红十五军团)攻克靖边、定边。随后各路红军相继进击宁夏,转入钳击二马(马鸿逵、马鸿宾)的战斗。
西征红军进军宁夏,解放了盐池、同心、海原等大片地区,打通了连接宁夏,会合红二、四方面军的重要通道。1936年6月16日,红一军团红二师在师长杨得志、政委萧华率领下攻占豫旺堡,接着红一军团继续西进,攻占七营等地。6月21日,红十五军团第七十八师在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指挥下攻克盐池县城,歼敌两个连及民团200余人。同日,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攻占同心东南部最大的回民聚居地——王家团庄。6月27日,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指挥红七十五师攻克国民党豫旺县政府所在地下马关。7月初,红十五军团进行了韦州之战和红城水反击战,给予来犯的马鸿逵部队以迎头痛击,毙伤敌300余人,使之撤回。至7月底,西征战役胜利结束,西方野战军在豫旺地区集结休整,准备迎接红二、四方面军。
西征红军在同心、盐池活动近半年时间,留下了宁夏革命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同心是西征红军军政活动的核心区。西征红军指挥部先后设在豫旺堡和吊堡子,十五军团指挥部设在下马关,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曾住在吊堡子村的一个四合院里。在中共陕甘宁省委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盐池、豫旺、豫海三个县委和县苏维埃政权。特别是1936年10月20日,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代表大会在同心城清真大寺隆重举行,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会议讨论通过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处理债息暂行条例》《减租减息条例》等有关议案,选举雇农出身的马和福为主席。在广大农村和城镇,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民族政策,建立区、乡基层革命政权,组织革命武装,组建群众团体,为红军筹措粮款,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恢复商业。深入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红军严明的纪律和模范行动,在驻地回汉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积极送子参军、捐粮捐款。同年夏秋,吴忠堡回族青年农民马怀蔺、金三寿等投奔根据地参加革命。
西征红军在同心休整期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医生乔治·海德姆来到同心。8月22日,西方野战军总指挥部在豫旺王家堡子召开了欢迎斯诺、海德姆大会。斯诺在同心一带采访达20多天,收集了大量有关红军的故事,后来公开出版了享誉世界的不朽著作——《西行漫记》。
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后,转战同心。1936年11月12日,又在同心城胜利会聚,并在同心城西门外河滩上召开了军民万人联欢大会。朱德、张国焘、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萧克及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等参加了大会,朱德等领导讲了话,马和福代表回民自治政府致欢迎词。11月上旬,会师后的红军主力向东转移,寻机歼敌。11月17日,红四军、三十一军在萌城、甜水堡地区的石梁山、魏家山、羊福山一线设伏,对追敌胡宗南部第一师的一个团发起攻击,毙伤敌团长以下600余人,迟滞了胡部的疯狂追击。
(作者系吴忠市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