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2021年,原州区获批自治区首批社区治理试验区暨协商民主试验区,共有6个社区试点。原州区民政局通过网格员入网摸排、居民微信群、群众来电来访等多元化形式,共收集制度建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议题180个。两年来累计协商960余人次,解决老旧小区垃圾随意堆放、车位管理、设施维护、业主维权等67个议题。
作为6个试点社区,古雁街道景园社区在“商”字上用功,利用“委员会客室”“有事好商量”协商平台、“阳光议事亭”等多种形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社区治理瓶颈等方面问题,确定13个议题内容涉及民主管理、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物业管理、设施维护等11个领域,通过社区协商民主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
协商议事助推活动室旧貌换新颜
“在社区工作中,不论是水电暖气供给,还是孩子入托上学、老人养老,抑或小区停车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件件都是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都需要社区治理各方精心、精准、精细,一件一件加以解决。”景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沈斌说,景园社区下辖民生苑北区、学府花园、景园盛世华都3个小区,常住居民3994户11982人,低保户、老年人、残疾人三类人群较为集中,解决好他们的“急难愁盼”就是社区治理最重要的工作。
社区老年活动室虽然人气旺,但因规章制度不健全、设备短缺、环境破旧、卫生不整洁等问题,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为彻底改善居民活动环境,景园社区动员居民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到小区环境自我管理中,做到民事、民议、民作主,社区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协商讨论对老年活动室制度及环境进行彻底整改的相关事宜。
“今天我们就老年活动室功能提升问题进行协商讨论,请大家积极发表意见建议……”5月17日,一场“老年活动室改造提升”协商议事会在景园社区会议室召开,社区书记孟继娜讲明会议目的。
“我经常在活动室打牌聊天,但是咱们活动室确实太旧了,里面也没有像样的桌椅,提升活动室功能是个好事情,我举双手赞成。”
“对着呢,应该翻新一下,咱们平时节日、活动都可以在这里开展,要不然都没地方去。”
“就是的,不过我还要说一点,这次功能改造希望把规章制度上墙,大家都遵守一下,排个班,谁用活动室就把卫生打扫了,这样活动室才能保持干净整洁。”
……
“大家能发表不同意见非常好,以后有啥事情都可以来社区反映,一起商量。”
两个多小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烦心事在商量中有了解决方案。根据协商结果,社区将老年活动室更名为社区幸福夕阳驿站,对活动室进行了屋顶防漏维修、墙面粉刷装饰、桌椅进行更换、规章制度上墙等多项改造,并组成志愿服务队进行长效管理。
再次来到活动室的辛学浩老人说:“现在的新环境特别让人舒心,我们可以读书看报、聊天、打牌娱乐,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养老新生活。”
协商议事会给社区居民搭建了平台,让大家一起坐下来沟通交流,使居民们更好地参与小区事务。通过召开协商议事会,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落实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提升了社区自治能力,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阳光议事亭”助力社区治理“微循环”
“今天的议事会就一个议题——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在景园社区“阳光议事亭”内,物业、居民代表、联合党委等齐聚一堂,大家就议题展开讨论。
原来,有些居民将车开进小区草坪停放,不仅不符合停放规矩还严重影响小区绿化和环境,一些居民通过意见箱、微信群,将问题反馈至“阳光议事亭”平台。
经过1个多小时的民主协商,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合理划分路面停车位、临时开放地下停车位。
“居民代表反映,社区会议室常常因讲座和会议等问题,不能满足居民协商议事的需要,建议在室外协商,经前期讨论,组织居民代表进行讨论,社区附近人杰幼儿园门口那里的凉亭不错,能容下三四十人进行讨论协商,很适合议事,根据讨论结果一致表示建立‘阳光议事亭’。”谈及建立“阳光议事亭”初衷,沈斌如是说,通过小区居民和社区人员一起议事,以阳光公开的方式收集建议和意见,更好地解决居民烦心事。自“阳光议事亭”建立后,对小区内红色文化长廊掉漆严重、破败难看等问题进行协商,共同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为确保议事取得成效,社区还专门制定了“众人提事、众人议事、众人决事、众人监事”的“四步”工作法,由亭长牵头召开议事会,楼栋长根据议事内容邀请相关居民代表参与议事。将社区共建单位引入“阳光议事亭”,充分统筹各界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最快的一次,居民上午提出意见,我们下午就协调解决了。”沈斌告诉记者,接下来要依托“阳光议事亭”,进一步做实楼栋善治“微循环”,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景园社区在协商民主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程序,征集议题、筛选议题、制定方案、公告方案、协商活动记录、监督落实记录、协商结果公告、满意度反馈、资金使用9个工作流程,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试点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