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兴一方产业 富一方百姓

——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本报记者 吴 倩

一大早,家住灵武市白土岗乡泾兴村的白进财、余灵芳夫妇就骑着电动车前往兴源达牧场上班。白进财是犊牛饲养员,余灵芳是挤奶工,他们家和牧场仅隔了一个山坡的距离,骑行5分钟就到了。

“我们是牧场的固定员工,每月除了正常工资,还能拿绩效、工龄工资、享受节假日福利。”说起工作待遇,白进财难掩心中的满足。

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源达牧场”)是在灵武市鑫牛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家大型奶牛养殖民营企业。牧场负责人马兴云,作为第一代移民来到郝家桥镇沙江村,深知移民区环境的艰苦、移民群众生活的艰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贫穷与家乡面貌,是他的梦想。

2012年4月,马兴云在沙江村建设了第一个牛场——灵武市鑫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改变了沙江村人畜不分离、管理混乱、奶牛养殖质效不高的局面。当年带动合作社规模养殖户45户,户均年收20万元以上。随着养殖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他在泾兴村建设了兴源达牧场,后来又相继在灵武市确定的重点脱贫村建设了泽瑞生态养殖、华澳牧业、塞上牧源等公司。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兴源达人的不懈努力下,公司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6家牧场累计注册资本6.43亿元,固定资产2亿元,存栏奶牛3.1万头,日产鲜牛奶48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实现净利润9300万元,成为灵武市第一养殖大户。

发展起来的兴源达牧场没有忘记曾经给予支持的父老乡亲和各级部门、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号召,把带动移民村群众脱贫增收致富作为重要目标。6家牧场累计解决固定劳动就业656人,其中移民员工540余人,每年还提供季节性临时用工2万余人次,为移民群众提供了家门口增加收入的机会。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养殖技术、人才引进、饲草料种植、原料购进等方面,兴源达牧场积极给予周边养殖企业指导帮助,真正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主动与10个重点脱贫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托管村集体资金1200万元,年保证分红122万元,为壮大村集体收入发挥了作用。为泾兴村593户移民群众托管奶牛,年养殖分红达88.95万元;利用移民金融贷款105万元为泾兴村21户移民群众托管奶牛,每户每年分红3000元,有效保证移民群众家庭收入。在白土岗乡等流转土地2.2万亩,每年为农户支付流转费960万元,并安排102名当地群众就地就业,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实现了村民就业、增收与产业发展的三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兴源达牧场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为沙江村担保贷款450万元购买了一家奶牛养殖场,又垫资200万元进行整修,现已交由村委会对外承包。该养殖场计划以年租金150万元出租,如果未能成功出租,兴源达牧场承诺以200万元租金接手承包经营。该计划实施后,可使沙江村迅速进入灵武市村集体收入前列。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言一行见初心。兴源达牧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荣获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银川市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蒙牛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等荣誉,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荷斯坦杂志荣登“2019年度12吨中国规模牧场高产榜单”。

--> 2023-11-09 ——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6886.html 1 兴一方产业 富一方百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