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久久为功 力护黄河岁岁安澜

——我区扎实推进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与治理

银河湾湿地公园吸引大批迁徙的候鸟在此落脚。

在惠农区银河湾湿地公园,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为候鸟集中投食。

位于黄河岸边的银河村,以田园、绿色和生态为切入点,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打造银河湾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

梅家湾是黄河吴忠段的险工段之一。如今,这里建成了标准化堤防,整齐摆放的防石垛可及时进行险情抢护。

沙坡头水利枢纽建成后,使现有的卫宁灌区由无坝引水变为有坝引水。

黄河中卫沙坡头水利枢纽段碧水流动,绿草茵茵。

本报记者 单 瑞 实习生 雅 帆 文/图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治理从古至今都是兴国安邦利民的一件大事,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保护黄河义不容辞,治理黄河责无旁贷。多年来,宁夏不断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在系统性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中展现“上游担当”,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有力保障黄河岁岁安澜。

工程体系日益健全 黄河安澜更有保障

秋日的黄河岸边,远处青山如黛,近旁河水温吞,不疾不徐地流淌着。

站在黄河干流中卫新墩段,回忆起当年抗洪抢险经历,中卫市水务局技术干部吕梅松记忆犹新:“1981年,黄河发洪水时,我还在上高中,当时我参与抢险,黄河边很多堤防都被冲破,黄河桥以东的地方都决口。庄稼都被淹了,由于人力有限,只能收一把算一把。”

黄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翻阅防汛记录,几乎每隔几年,宁夏便会有一次凌汛发生。与此相伴的,还有难以预料的洪水。由于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也更为严峻复杂。

防洪工程是抵御洪水的“顶梁柱”,也是防汛的“硬牌”。为了减少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减轻河道淤积,1998年,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在1964年以来形成的河段堤防工程格局的基础上,按照黄河宁夏段防洪规划,以“集中资金、集中力量、集中治理”的思路,开始实施黄河宁夏段一期防洪工程,建成标准化堤防402公里,治理河湾64处,新建、加固坝垛615道,护岸18.4公里,营造黄河护岸林202万株。通过长达18年的防洪工程建设,基本归顺了河道流路,控制了河势摆动,减少洪凌灾害和河道塌岸损失,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沿河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

2015年,在一期防洪工程基础上,宁夏集中开展了以河道治理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二期防洪工程。“该工程总投资近30亿元,建成标准化堤防工程14.2公里,河道整治工程76处,新建、加固坝垛1003道(座),工程总长度186公里。守护了黄河安澜,也守住了百姓的生命财产。”永宁县水务局主任周建立作为二期防洪工程的参与者,对于该工程建设完善我区河段防洪工程体系,将区段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至50年一遇,从根本上改善区段河道堤防薄弱的状况,减少了洪凌灾害和河道塌岸损失等成果深有感触。

黄河宁夏段一、二期防洪工程的实施标志着黄河宁夏段防洪工程体系初步建成。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出发,统筹山川城乡,做出建设沿黄城市带群,打造“黄河金岸”的战略决策,率先启动实施集防洪、交通、生态、旅游、文化和城乡建设为一体的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按照构建黄河“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展示线”“一堤六线”目标,在原有河道堤防工程基础上,建设黄河标准化堤防402公里。

“原规划三年的任务,我区仅一年多时间便将规划的402公里标准堤防填筑和堤顶路面铺设全部完工,累计完成土方4500万立方米,建成交通桥梁50座。结合堤防建设,整治改造河道湿地6.9万亩,完成生态绿化7.1万亩,种植各类乔、灌木8000多万株。”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建设战线之长、动用土方之多、投资强度之大、速度之快、标准之高,在我区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空前的,创立了堤防建设的“宁夏模式”,撑起了“黄河金岸”的脊梁。

人民治水,百年功绩。如今,标准化堤防把沿黄10县区像玉带串玉珠一样串联起来,筑起了宁夏百姓的“幸福墙”。

水利枢纽效益显现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幸福河”

黄河穿境而过,造就了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在黄河中游青铜峡峡谷出口处,横亘着一条总长687.3米、坝高42.7米的“长龙”,它就是被誉为“塞上明珠”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

今年,水利部公布“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名单,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至2021年一百年间不同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治水兴水的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宁夏4项工程入选“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其中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入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项目。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第一期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我国第一个闸墩式水电站,其功能以灌溉与发电为主,兼具防洪、防凌以及工业用水等综合功能。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78年12月全面投产,总库容6.06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年发电13.5亿千瓦时。工程抬高黄河水位后,确保了引黄灌区秦渠、汉渠、唐徕渠、西干渠、惠农渠等骨干渠道引水无虞,结束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

据了解,为了解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修建施工材料运输难题,方便黄河两岸群众的日常往来,1958年11月,青铜峡黄河铁桥正式动工建设。曾在宁夏黄河水电青铜峡发电有限公司工作的一名退休人员回忆:“当年的桥面可走火车、汽车、架子车和行人,铁桥的建成也使成千上万吨物资器材,通过铁桥运输到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地,助力了工程的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电站发电后,为冶金、煤炭、机床、化肥、农机、纺织、电子等现代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随后,我区又建成了沙坡头水利枢纽和四大扬水工程。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主要任务是灌溉和发电, 工程总控制灌溉面积134万亩,总库容2600万立方米,总装机12.03万千瓦时。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宁夏引黄灌区受益范围1.3万平方公里,引黄干渠达25条,总灌溉面积达到1046万亩,已成为灌排通畅、旱涝无虞的稳产、高产粮食基地。水利枢纽工程不仅把黄河水的利用提升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中,也让黄河两岸的卫宁平原更加青翠碧绿。

全面落实生态优先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为加快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2020年11月,我区编印发《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规划(2020-2025年)》,按照“一河双线三带四区”进行空间划分和规划布局,分区分类保护治理。

聚焦“保障黄河安澜、保护修复生态、治理环境污染、优化资源利用、加快生态建设、发展黄河文化”的保护治理目标,对黄河宁夏段397公里河道水域、滩涂湿地、堤防及堤防外围100米区域,实施堤防达标工程、河道整治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绿化工程、道路交通工程、文化建设工程、智慧黄河工程等七大工程21个项目,通过实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确保黄河宁夏段“大堤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把黄河打造成为“安澜黄河、健康黄河、宜居黄河、文化黄河、智慧黄河、惠民黄河”六位一体幸福河。

湿地,是黄河之肾。10月,走进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湾湿地公园,天空湛蓝,河水碧绿。黑鹳、白尾海雕、白琵鹭等随处可见,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优美生态画映入眼帘。

“银河湾万亩湿地从80年代黄河东移以后形成河滩地,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河边、沟道垃圾纵横、臭味肆虐。近年来,在自治区水利厅和上级水利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开始治理污水、清理河道,修建湿地公园,现在环境好了,气候也好了,还吸引了上百种鸟类、鱼类在这里栖息安家。”说到银河湾的变化,惠农区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峰侃侃而谈。

王学峰说,为了高效做好湿地生态修复工作,该村在2018年申报省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每年禁牧对湿地进行管护。同时,成立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和生态保护的小分队,每年在候鸟迁徙时候,集中投食为迁徙候鸟提供食物保障,积极收割除草消除火灾隐患,为候鸟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

与银河湾有着相同变化的还有位于平罗县的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天河湾湿地内沟渠、湖泊、河流均与黄河相连,水质较好,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和丰茂的植被群落,适宜野生鱼类和水鸟栖息、觅食,不仅是黄河宁夏段珍贵野生鱼类重要的栖息繁衍地,也是我国西部东亚和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栖息地之一。如今,该湿地公园被誉为黄河河流湿地的一颗“明珠”。

“现在我们的公园内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维管束植物57科124属183种,有脊椎动物24目50科159种,野生鱼类3目5科25种,野生鸟类14目33科67属112种。生态得到极大改善,成为了守护黄河安澜的‘重要成员’。”天河湾湿地林场主任刘学忠说。

银河湾湿地公园与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仅是宁夏在保护生态、守护黄河安澜的一道剪影。近年来,宁夏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森林抚育、退化林分改造、水生态治理、湿地保护与能力提升等重点项目,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水系疏浚、堤岸修复、水体保护、鸟类栖息地营建等系列湿地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湿地鸟类栖息环境,擦亮了“塞上江南”的新名片。

“水源涵养、湿地保护使我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维护和丰富了湿地及周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了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三重作用。”自治区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

长河奔流不息,塞上光彩焕然。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路上,自治区水利厅将继续聚焦安澜和健康两个根本任务,加快建设先行区,实施好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项目,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治理、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把各功能区串起来,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努力让黄河宁夏段成为全流域最安全、最健康、最美丽的河段,让黄河成为守护宁夏的“幸福河”。

--> 2023-11-03 ——我区扎实推进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与治理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6645.html 1 久久为功 力护黄河岁岁安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