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从培训到火炬传递,从紧张激动到感叹路好短,从一个人到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小伙伴,有好多话想说,但更多的是荣幸和感谢,一切都化作那一句‘心相约,梦闪耀’。”10月20日,黄莺作为宁夏残联唯一推荐并入选的亚残运会火炬手,在杭州市富阳区段顺利完成了亚残运会火炬接力的光荣使命。在现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她激动而自豪地说:“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前进的路上有无限可能。”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
宁夏姑娘黄莺是全国首位参加普通高考进入重点大学的视障学生,如今她已是一名在读博士研究生。求学路上,黄莺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艰辛,她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莘莘学子。
两岁时,黄莺因一次高烧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双眼视力急剧退化,只剩光感。6岁时,她哭着闹着央求父母,想和其他孩子一样能每天上学。在她的坚持下,父母将她送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在这里,黄莺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时光。求学期间,要强的她总是自己摸索着叠被子、洗衣服,在盲杖和同学的帮助下,也能顺利到食堂就餐,渐渐地,黄莺适应了在校的学习生活。大部分盲人学生觉得“将来只能做按摩”,毕业后大多选择按摩推拿师,黄莺却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立志要通过求学拓宽盲人群体的就业之路。当时,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尚没有设立高中部,她付出数倍的努力,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入青岛盲校普通高中部。
2014年,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有盲人参加考试时,要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这一消息更加坚定了黄莺上大学的信心。这个从未“看”过黑板,只能依靠各类学习课件“听”课的视障女孩,于2015年参加宁夏普通高考,以高出本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考取武汉理工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
进入大学后,黄莺又面临了新的挑战。高数等个别课程没有盲文教材、无法观看老师的板书、考试时必须通过听的方式记住一道题目再进行作答……但这些困难并没有使她退却。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黄莺顺利学会了使用盲杖在校园行走,并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众多课程中,黄莺感到最困难的是高等数学。为此,她同宿舍的学姐往往都会主动请缨帮助她,对文档进行校对后,再口述教学内容,她用盲文记录,再用触屏软件演算做题,形成“口述—盲文记录—盲文学习—盲文解题”的学习模式。黄莺说:“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实在自己搞不懂的地方就会从网上寻求方法。”经过努力,她的高等数学考出了97分的高分。2019年,黄莺保研至武汉理工大学政治学专业。2022年,黄莺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又被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
感恩回报 解锁未来人生更多可能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残疾人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每四年举办一届。本届亚残运会于10月22日至28日在杭州举行,火炬传递活动从10月19日开始,历时3天,以“三江两岸”为主场,以“心相约,梦闪耀”为主题,彰显“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的办赛理念,充分展现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成就。根据相关要求,此次入选的600名火炬手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除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外,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代表、基层工作人员代表及热心助残事业、弘扬亚残精神等人士,他们携手向前,接力传递火炬至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火炬塔,完成收火仪式。
10月20日下午3时40分,在专人的引导下,黄莺高举亚残运会火炬“桂冠”完成火炬传递。虽然看不到富阳区如画的美景,但黄莺兴奋地说:“我会通过手机镜头和社交媒体,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盛世,用亚残运会的精神鼓励更多人。”
一路走来,黄莺是宁夏残疾人事业的受益者,她也想尽己所能回报这些善意。今年,黄莺出席了宁夏残联第八次代表大会,聆听了宁夏残联5年工作报告后非常感慨。她第一时间在自媒体公众号上发布:宁夏残联是残疾人的第一知情者、维护者和代言者。
求学期间,黄莺和好友创办了“盲着看看”微信公众号,用以分享视障人士故事,鼓励更多特殊人士战胜困难。打开她的微信公众号,会看到一篇篇充满自信,洋溢着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佳文。今年她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和好友畅游西夏区漫葡小镇,玩碰碰车的经历,文风朴实幽默,获得不少网友点赞。
以心光为世界明灯,用不屈为人生铺路,黄莺还力所能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她面向青年学生、乡村群众、基层党政干部累计开展报告、宣讲185次,受众5万余人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达到800余小时,先后帮助70名残障人士升学、就业,其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作为宁夏盲人协会副主席,她参与了“光明之家”视障培训项目,带领更多视障者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
谈及未来,黄莺充满期待:让更多人了解视障人士、走近视障人士,继续做好与视障者相关的学术研究;帮助更多视障者勇敢自信地走向社会……“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只要内心阳光,人生照样会充满光明。”黄莺甜甜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