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蕾
社区虽小,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利通区金星镇裕西社区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商”为核心,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通过“网格+民主协商”的方式,组建社区、居民小组、小区三级议事会,设置社区教育、小区自治、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类四大委员会,实施建立微中心、设立微平台、培育微组织、完善微机制、开展微服务“五微”治理,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民主事务管理,激发居民自治活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长廊议事会”
搭起居民“议事堂”
裕西社区辖区面积2.2平方千米,现有11个居民小区3008户5096人,裕西社区党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破传统齐聚社区议事模式,探索建立“板凳议事会”“长廊议事会”等模式,以拉家常方式,引导群众同坐小板凳、有事共商议,让小切口连接大民生,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新路子。
9月,裕西社区党委联合物业公司,组织开展了关于把古城巷建筑公司楼纳入物业公司管理范畴征求意见的“长廊议事会”。现场,物业公司负责人就服务范围、物业收费标准、优惠政策等作了详细解释,并表示除了物业服务范围内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居民家中一些小事如换灯泡、换开关、修插座等也可以免费服务。
“再给我们安装几个新的座椅,最好再加一套石桌椅,有个凉亭就更不错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建议和心愿,纷纷表示愿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坐得近了,心也跟着近了,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形式非常好。”杨金荣是一位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自社区举行“长廊议事会”以来,每场都参加。“遇事敞开心扉、真诚交流,邻里相处也更加和谐。”杨金荣说。
裕西社区党委坚持“居民的事居民议,群众的事群众定”,目前,已通过协商议事等方式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邻里纠纷等问题10余件。
协商议事助推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
“我们居民楼的下水又堵了,麻烦社区给想想办法。”日前,裕西红楼1号楼居民贾先生向社区网格员反映,称下水管道堵塞,楼前的下水井经常外溢,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
裕西红楼属于临街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原有的下水管道细且埋入地下较深,只能进行定期清掏。为此,居民议事小组成员召集楼栋居民协商开会,大家互相讨论。
“老楼一直没有交过物业费,清掏化粪池只能麻烦社区帮忙联系,但是费用建议由楼里的居民共同分担。”
“我家在一楼,下水并没有堵,为什么我要分担这份钱,社区不能承担吗?”
“下水是大家一起用的,咱们从使用之初到现在都没有花过一分钱,况且化粪池3年都没有清理,今天不堵有可能明天会堵。”
……
协商会上,居民代表、居民议事小组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充分讨论,为小区居民关心的问题集思广益,协商解决。
“大家别急,我们一定要清楚,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社区也没有经费去承担,管理和维护都是依靠咱们居民自治,希望大家能够和气协商解决。”居民议事小组成员耐心劝导,现场联系清掏人员询问价格,最终通过民主协商达成一致,该院落所有居民同意分摊清掏下水费用,每户分摊费用50元,由社区联系清掏人员,居监会成员全程协调监督,共同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
“裕西社区充分发挥社区民主议事协商作用,把办公地点挪到议事现场,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成立居民议事小组,将小区中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的人推选为居民议事小组成员,让小区居民以‘主人翁’心态去关心、参与社区事务,实现了从‘代民作主’到‘让民作主’的转变。”裕西社区党委副书记白玫说。
网格“微”力量做实“微”服务
“我们根据辖区老旧小区环境、散居楼院较多等实际,按照规模适度、管理方便、区划完整的原则,将社区基础网格设置优化完善,在7个基础网格下合理设置划分微网格。”白玫介绍,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人脉广的优势,推行网格员常态化走访工作机制,建立23个网格微信群,向辖区居民提供主动上门、及时高效、全程跟踪三项“特色服务”,做到来有问题、去有目的、后有反馈。增设“商户专属网格群”,将辖区商网等一并纳入网格化管理,架起社区与商户之间沟通联系桥梁,填补网格管理缝隙。
为更好发挥“微网格”在社区治理中的“神经末梢”作用,裕西社区党委还不断挖掘人才,不断充实配强网格力量,优化网格治理队伍,着力完善微网格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职责。依托3个网格党支部14个楼栋党小组6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网格巡访、“爱心敲门”行动,通过招募倡议、动员激励等方式,挖掘配强“带想法、带能力、肯干事”的党员居民骨干,从“要我负责”变“我要负责”的责任意识,不断充实队伍力量,完善微网格组织架构。
白玫说,自“微网格”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结合入户摸排居民需求,建立居民需求清单,对辖区资源进行梳理,形成资源清单。通过链接居民需求与辖区资源,开展“爱心义诊进楼院”“亲子互动进小区”“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的活动,传递社区“微关爱”,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