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瑞利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近年来,西夏区怀远路街道金阳社区不断从“小切口”入手,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有序高效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格局,推动重心下移、服务下沉,有效破解社区治理“大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协商解民忧 “小路灯”照亮“民心路”
“小区部分路灯出现故障,老人和学生在夜晚出入一直‘摸黑’行走,非常不方便,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近日,金阳社区金阳花园小区高先生来到社区向微网格员反映情况,希望尽快解决该问题。
金阳花园小区共有A、B两区,住户近1500户,小区建立已有一段时间,部分设施老化。“让小区的路灯亮起来”成了小区居民的共同心愿。
“我们对出现故障的路灯进行了统计,并积极对接街道党工委对辖区破损路灯及无路灯区域进行现场查看。”金阳社区主任刘交交说,为解决居民夜间出行难题,保障居民安全,社区将小区路灯不亮问题作为协商议题,邀请居民代表、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等进行协商座谈,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此项议题,并向上级单位申请了维修项目资金。
会后,社区迅速行动,联系专门人员对损坏的路灯进行维修更换。整修后,金阳花园小区的路灯亮了,居民出行的视野盲区被扫除,安全得到了保障。“小区的灯亮了,我们的心也亮堂了。”小区居民纷纷点赞。
刘交交介绍,金阳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针对小区流动人口多、小商小贩多、安全隐患多、环保问题多等现实情况,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这一目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搭建了“议事亭”“庭院议事”等议事平台,不断畅通意见表达渠道,让居民为社区治理中出现的顽疾出“金点子”“开良方”,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监督服务,以“小举措”解决“大问题”。
优化管理 “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2011年,300余名业主购买了金阳花园的经济适用房,因户籍等历史遗留问题限制,个人不动产权迟迟不能办理。今年,社区了解到情况后,通过“议事亭”“庭院议事”等召开民主协商会倾听居民呼声,通过网格员实地入户走访,逐一排查,理清问题脉络,分门别类建立登记台账。协调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等多部门,从权利义务、责任后果等方面与开发商、业主不断沟通。经过不懈努力,开发商、业主均同意承担相应义务,最终确定办证方案,畅通了办证渠道。
“这种形式的议事协商会特别好,促进了居民与社区、物业服务公司多方有效沟通,解开了群众心里的‘疙瘩’,不断促进物业服务公司提升服务水平。”居民代表孙女士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跟社区有距离,现在大家有事一起商量,参与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为持续优化社区服务管理,金阳社区建立“社区+网格+物业”的联动管理体系,把社区党组织、综治、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基层各类工作整合优化成“一张网”,划分12个社区网格,分别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选派熟悉小区情况的直管党员担任睦邻点点长,同时不定时召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积极发挥作用,服务居民。形成以社区党总支为统领,小区党支部为面,各方力量为点的基层社区治理新格局,共同参与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恼事、揪心事,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的基层管理新模式,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社区党群服务阵地,采用‘固定+流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把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释放红色引擎力量,让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刘交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