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军
“太感谢你们了,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还协调给孩子检查身体,帮助我们解决了难题。”9月7日,抱着1岁的禹梓阳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走出来的禹喜梅激动地说。
今年52岁的禹喜梅是泾源县新民乡马河滩村村民,老伴和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女儿嫁到了邻村,家中只有禹喜梅一个人操持。2022年8月,二儿子和妻子离婚后,照顾阳阳的担子落在了禹喜梅的身上。
今年初,按照自治区妇联工作安排,泾源县妇联组织基层妇联专干入户摸底,对困境儿童登记造册。经核实,阳阳一家的情况符合困境儿童的救助政策。9月1日,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带领调研组慰问困难群体,一行人走村入户,来到禹喜梅家中。禹喜梅坐在沙发上,怀中抱着熟睡的阳阳。“孩子早产,体重轻,在保温箱治疗两周出来后就总是抽搐,不时要去医院看病。”调研组把1000元慰问金和一身崭新的衣服送到禹喜梅手中,她拿着慰问金的双手不住颤抖,再三道谢,告诉调研组,眼下最令家人忧心的就是阳阳的身体问题。
困难群众的需求牵动着自治区政协调研组的心。现场,调研组协调相关部门落实禹喜梅一家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难题。9月7日,经自治区残联协调,禹喜梅带着阳阳前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由专家会诊检查病情。经会诊,阳阳心脏没有大问题,待再大些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听闻医生的话,禹喜梅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据泾源县妇联主席兰银萍介绍,目前,全县类似阳阳这样的困境儿童还有416人,其中单亲和留守儿童占到了60%以上。“尽管政府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这个群体,但对困境儿童的帮扶不是举办一两次活动就能解决的,建立可持续的关怀机制,通过建设‘爱心妈妈’大家庭平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解决困境儿童成长中的难题。”兰银萍说。
记者了解到,“爱心妈妈”大家庭平台建立后,马河滩村妇联专干兰丽霞就成了禹喜梅家的常客,为阳阳送去小汽车等玩具的同时,还给孩子带去妈妈般的关爱。“希望孩子能通过和我们的接触,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缺失的亲情,以后能乐观向上地迎接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兰丽霞说。
今年以来,泾源县各级妇联专干积极发挥优势,依托各村、社区招募了417名“爱心妈妈”和“爱心姐姐”,与困境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组织各行各业255名志愿者开展“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和“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暑假儿童关爱服务等活动51场次,慰问儿童883人次,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430人,受益家长儿童3836人次。帮助38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发放乔丹爱心服饰和“雷锋饺子”爱心大礼包、“春蕾阳光助学”和“武警春蕾计划奖学金”项目助学款共计3.8万元,充分发挥妇联作为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作用。
“帮扶困难群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民乡马河滩村村支部书记禹有娃说。今年,村上依托乡村产业补助项目,为禹喜梅提供了3000元的平菇种植补助金,让他们利用自家的蘑菇棚种植平菇1000棒,年收入能达到5000元。泾源县民政部门将禹喜梅纳入低保覆盖人群,为她办理了C类低保,每月享受330元补贴。
目前,禹喜梅种植的平菇从一株株菌棒中陆续长出,平均长度有三十四厘米,粗细均匀,整齐排列在架子上,肉嘟嘟的犹如雨后撑起的小伞,模样喜人。看着这些即将上市售卖的菌菇,禹喜梅告诉记者:“种植菌菇给我带来了一份新的收入,在家干活挣钱的同时也能照看孙子,我对以后生活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