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练武术、打篮球、学游泳……结合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工作要求,吴忠市把“双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坚持减负与提质并重,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为了让假期更充实、更丰富、更有益,吴忠市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纷纷利用周末双休、双节以及寒暑假开设硬笔书法、绘画、电子琴、舞蹈、棋艺、陶艺、智能设计等公益课堂,让孩子寓教于乐。吴忠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服务、教育功能,计划在双节假期开展公益培训,联合宁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公益科创活动,组织市区中小学校学生走进吴忠市文化馆、吴忠科技馆、吴忠市博物馆、吴忠市美术馆、吴忠市国防教育基地参观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以前没有机会学习机器人编程,这个假期我终于有时间接触我最爱的机器人编程。”报名参加吴忠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科创公益培训班的学生王丹喜笑颜开。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吴忠市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和校外教育资源,发挥各县(市、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系列校外活动,让青少年的假期生活精彩绚烂,着力打造“双减”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老师下次有公益培训班我们还要参加。”“我学会了如何正确握笔和写软笔字,特别开心。”盐池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培训班受到广大家长及青少年的关注、参与和点赞。近年来,该中心联合盐池县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盐池县科技馆开展设置阅读与写作、硬笔书法、沙画科普体验、编程普及教育、科创手工、夏令营等8个项目,参与学生500余名。同心县青少年培训中心篮球馆和足球馆内总有多名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中不断调整、纠正自己的动作。该县青少年培训中心采用“课堂+活动”模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
据统计,“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吴忠市累计享受免费公益培训的学生达6000人次,组织公共文化场所参观研学活动近2万人次。
在吴忠市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周末还能见到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的“红色”身影,他们把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德育相结合,把志愿者服务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公共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特色活动。“我在实践中增长见识,获益匪浅。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学生周媛说。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将进一步发挥作用,推进‘双减’政策深入实施,通过拓展研学、素养提升等实践活动课程,让更多青少年学生享受到免费公益培训,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部门将继续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假期教育模式,丰富青少年学生校外生活,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特长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强市增光添彩。”吴忠市教育局局长王守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