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病床设在家 医生走上门

——贺兰县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病床”解民忧

本报记者 吴 倩

9月19日一大早,贺兰县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马晓怀带着准备好的医疗用品,为辖区虹桥御景小区居民沈建国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因年老体弱导致行动不便或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家获得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成为他们迫切的心愿。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年1月,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组建了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中医医生、药剂师、护士为主体的“5+N”家医团队,启动“家庭病床”服务试点。

“家庭病床”服务由患者或其家属提出申请,家庭医生对患者情况作初步评估,凡是病因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中开展检验、检查、护理和康复的患者,由家属与卫生服务站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后,便可在家中设立病床,“家庭病床”居家护理团队的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我们每周一、三、五上门服务,二、四、六定期电话随访,紧急情况下24小时随叫随到。”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戴建鹏介绍。截至目前,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已累计开设家庭病床350余张,医务人员上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1200余人次,累计随访服务产妇90人次、新生儿80人次、行动不便高龄老人120人次、特殊人群(残疾人)30人次。

“数字化”也是家庭病床的一个突出亮点。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家庭病床医护团队配置了设备,可开展远程心电和血糖监测,实时记录上传数据信息。目前已完成远程影像6个,远程会诊69个。

怀孕38周的孕妇王晓琴有多种高危妊娠因素。随着预产期日渐临近,王晓琴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体重该如何控制?”“快生了会不会有危险?”接到申请后,王晓琴的家庭医生路彩芳来到她家,并通过手机与贺兰县人民医院的妇产专家连线远程会诊,由专家为王晓琴“答疑解惑”。“不用出家门,通过手机就能与医疗专家进行一对一的诊疗服务,太方便了。”王晓琴直呼心安。

“居家服务越多,越感受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我们用专业的知识为居家患者吃上了‘定心丸’,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路彩芳说。

对于病人来说,在家里“住院”,不仅“心安”,还能减轻往返交通、食宿、床位费及护理费用等经济负担。戴建鹏介绍,卫生服务站严格按照医保支付相关规定,将家庭病床服务医疗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截至目前为群众累计减少了4万余元的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支出。

“家庭病床作为分级诊疗的一部分,能够实现首诊在社区,重病上转至医联体医院,病情好转,再下转回社区,形成连续性、可及性服务。通过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方便了患者诊疗,降低了经济负担,社区医生在开展诊疗的同时能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从而调整治疗措施,指导家属规范护理,尤其是对长期卧床病例的生存质量提高、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有很大裨益。”戴建鹏说,家庭病床更加关注年老体弱、生活不便等特殊群体的需求,通过“病床设在家、医生走上门”的形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医疗护理前进至“最后一米”,真正实现医防融合。

--> 2023-09-25 ——贺兰县虹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病床”解民忧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5505.html 1 病床设在家 医生走上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