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村企合作共发展 乡村振兴添动力

——惠农区工商联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本报记者 陈 敏

8月底,在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项目签约,这座生态移民村与宁夏水发浩海集团公司正式“牵手”,通过“村企合作、收益共享”发展模式,将村集体在组织、管理等方面优势和企业在农科、销售等方面优势深度融合,以期实现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目标。

海燕村是自治区确定的“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村民来自于海原县的8个乡镇。由于该村土地盐碱化程度高,乡村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村民增收致富成效不明显。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项目一期投资2454余万元,盘活村集体200多亩闲置土地,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预计每年为村民增加务工收入达300多万元。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跟进落实中。

在惠农区,今年得到企业“青睐”的村庄不只有海燕村。惠农区工商联深化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目前共有17家民营企业投资菌菇和瓜菜种植、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养殖等产业项目20个,新增和追加投资8893余万元,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惠农区工商联主席陈新建介绍,“万企兴万村”行动,是中共中央立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着眼民营企业特色优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惠农区工商联通过深入村组调研考察、签订村企合作协议、召开工作推进会、选树先进典型等措施,积极搭建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广大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投资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村企合作”在惠农区呈现新局面。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宁夏兴康恒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大投资,积极开展年产5万吨富硒黑豆植物肉项目、年深加工10万吨酸枣项目的续建,实施酸枣生态林种植基地土地整治与改良新建项目。

在“村企合作”中,民营企业家“回报家乡”行动成为新风尚,宁夏金舟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反哺家乡,与路家营村达成租赁协议,盘活村集体闲置库房、厂房、场地,投资兴办吨袋加工厂项目。宁夏华绿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路家营村投资1500万元,利用村集体50亩闲置盐碱荒地入股的形式,实施年产7万吨生物饲料项目,带动就业60余人。宁夏锦华化工有限公司、石嘴山市宝马兴庆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益捐赠等活动中。

惠农区工商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西御王泉、玖禧酩酒庄参加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宣传推介特色产业。依托惠农区宁夏优品馆、新农创等电商服务平台,打造专业直播间,建立电商专业团队,宣传售卖枸杞、瓜菜、玉米、钙果酒、大米等,形成‘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推动优化金融助农服务,链接石嘴山银行惠农支行、贺兰山村镇银行惠农支行,先后向7个村集体开展“整村授信”业务,投放涉农贷款5500余万元。

惠农区工商联将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组织共建共联、项目合作联建、产销合作发展等方式,积极拓展结对帮扶新路径,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让“村企合作”更紧密,让乡村振兴更有力。

--> 2023-09-21 ——惠农区工商联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5323.html 1 村企合作共发展 乡村振兴添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