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用心用情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本报记者 赵婵莉

“感觉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了。”西夏区建欣苑小区居民韩瑞岭的这块“大石头”揣了近20年。

建欣苑小区属于企业集资自建房,2006年企业破产,小区内的3栋楼缺失规划、验收、质监等资料,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多年来,办证难一直是116户居民解不开的结,韩瑞岭也在其中。

前几年,韩瑞岭想卖掉房子换购一套改善性住房,因为没有房产证,房产中介也不接。令韩瑞岭欣喜的是,就在3个月前,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将“移动办公桌”摆在小区门口,从提交申请材料、拍照、签字再到打印证书,全程不到5分钟。“资产盘活了,心里踏实了。等了快20年,我们终于能办证,更没想到的是在家门口就拿到了房产证!”韩瑞岭乐呵呵地说。

建欣苑小区居民的故事,在银川市绝非个例。去年以来,银川市委和政府高位推动实施解决群众办理房产证遗留问题专项行动,理清问题小区的堵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对症下药,创新推出“容缺、承诺告知”制度。截至目前,先后纳入“办证难”化解范围小区(项目)共136个,涉及房屋12.29万套,现已累计化解109个小区(项目)10.83万套房屋办证问题,剩余房屋正在有序推进化解中。

在全力推进办证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同时,银川市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房地产住宅领域矛盾风险隐患,积极落实“保交楼”政策,坚持“周调度、月督导”制度,重点调度问题项目,研究解决措施。抢抓有利天气施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切实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强化工作专班作用,及时向购房群众通报项目进展。

“要想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关切群众的诉求,用心、用情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支持。”银川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李海龙说。银川市将紧盯网格化治理、基层法治建设、“保交楼”“办证难”等重点任务,细化实化量化各项具体要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及时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切实以“基层善治”助推“首府之治”,让全市人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 2023-09-2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5267.html 1 用心用情把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