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上接01版)

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协商背景、协商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要创造更多与村民面对面的机会,听真话、看真相。”“村民的‘土办法’可能会比‘硬制度’更有效。”参会人员踊跃发言,一致认为,要把准调研方向、明确调研内容,把实际情况摸清、意见建议提准,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专委会充分利用‘履职通’平台开展专题网络议政,交流发布我区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情况,激发委员履职积极性。”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提升全民思想意识,提升文化素养。”“深化婚姻大事上的移风易俗是关键之举。遏止婚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能够有效促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委员们踊跃参加线上交流,积极建言献策,高涨的履职热情和参政为民的情怀,融在了一条条意见建议、一句句肺腑之言中。

深入多地察实况 聚焦关键做“功课”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协商工作的前提。”今年5月以来,自治区政协领导带队,调研组深入银川市、吴忠市和固原市16个村(社区)了解情况,进村入户实地查看,与村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行业人员及村民面对面交谈,并听取汇报、集体座谈,多方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现在办红白事的情况如何?礼金多少钱?”“村规民约执行情况如何?怎样监督落实?”5月8日至16日,调研组先后赴吴忠市利通区涝河桥村、红寺堡区永新村、同心县新华村,银川市兴庆区司家桥村、永宁县原隆村,通过进村入户实地走访和现场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情况现状;5月16日至18日,在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部分乡村,调研组马不停蹄,访农户、看变化、听建议,见证了我区移风易俗行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找到了下一步提升移风易俗成效、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着力点。委员们针对调研聚焦的问题,在村部读书室听讲解、在村民家炕头聊现状,边走边看,边听边问,为建言资政收集素材、提供实例。

“我真切感受到,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职的基本功。要真正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及时听到老百姓的诉求和建议,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自治区政协委员贺璐璐说。调研结束后,她第一时间撰写提交了《关于推动我区乡村移风易俗的建议》,部分建议被吸纳入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情况 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专题协商报告(讨论稿)》(下称《报告》)中。

6月2日,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全面梳理汇总此次调研前期情况。委员们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系统分析陈规陋习的形成原因,深入探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各地风俗,对调查痛点、问题重点、事情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委员们表示,调研报告要“准”,眼睛往远看,脚步往下迈,要站在一线调研问题,站在高处分析实情,要看到“冰山在水中的部分”。

8月15日,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召开座谈会,征求部分自治区政协委员关于调研的意见建议。在听取委员以及多方意见,吸收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报告》初稿。

凝心聚智化旧俗 力促新风遍塞上

经4个多月充分准备,自治区政协“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专题协商会如期举行。深思熟虑、有备而来的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专家学者以及党政部门代表齐聚一堂,坦诚直言、交锋交融、寻求共识,做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后半篇文章”。

一条条真知灼见,汇聚成自治区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调研显示,我区农村陈风陋习主要集中在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方面,呈现出改革开放后比改革开放前好转、城市思想观念比农村思想观念解放、川区比山区移风易俗效果明显等态势。这些可喜的变化来自于党中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战略部署,来自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移风易俗的坚定信心,也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激励我们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取得实效。”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2295个村(社区)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自治区政协常委高瑞莉建议,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宣传引导,加强党员、干部教育,节日主题教育等,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各村红白理事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移风易俗的观念送进群众心里,以群众认可的方式,让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要抓住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关键少数’,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统筹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涉及的多个部门,整合资源、完善制度、齐抓共管、协同推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自治区政协委员刘宏学言辞恳切。

自治区政协委员李剑建议,打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等乡村资源,借助乡贤之力,推进乡村产业业态融合、理念融合、价值融合,为擦亮乡村文旅品牌赋能。

自治区政协委员曹佳乐建议,对各类婚庆公司加强正面引导,尤其是重点对婚庆公司提出的诸如“万里挑一”“一生一世”这些会让村民在无形中形成攀比的说辞进行治理和正面教育。各级政府部门要研究出台相关机制,有效减轻困难家庭的民俗人情负担。

委员纷纷为“推进移风易俗、助力农村文化建设”建务实之言、献实用之策。到会参加专题协商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厅、农业农村厅、文化和旅游厅、社科院、乡村振兴局等党政部门相关人员认真倾听、记录,与委员互动交流,认为自治区政协以此为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协商座谈,切准了我区农村在破除陈规陋习方面的关键,调研深入扎实,数据佐证翔实,分析客观到位,值得借鉴思考、认真研究解决,从而真正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

陈雍说,要深刻认识推进移风易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全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形成的机制、制度、宣传、氛围优势,多听群众意见,分类实施政策,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发挥好人民政协职能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聚焦重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认真考虑乡村实际情况,充分尊重乡村人民意愿,除陋习、树新风,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里。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自治区政协将持续凝心聚力推进移风易俗,共建乡村文化,力促和美新风吹遍塞上乡村的每个角落。

--> 2023-09-18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5117.html 1 (上接01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