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9月16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银川)授牌仪式暨2023“美丽宁夏”新时代生态文学创作活动(第二阶段)在银川举办,李春雷、杨海蒂、陈长吟等全国10余位知名作家、学者、编辑与宁夏本土作家一道见证了生态文学“国字招牌”落户银川。
银川市成为《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首个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中国散文学会共同授予的“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这也是银川继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十大大美之城”等荣誉之后,再添的一项“国字号”荣誉。银川市将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为契机,吸引更多作家、评论家、编辑走进宁夏、走进银川,以更广阔的生态视野、文学视域、在地视角,聚焦新时代黄河与贺兰山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全社会生态价值理念培育等时代主题进行生态书写,推出一批有品质的生态文学作品,形成一批有特点的生态文学活动,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生态文学研究成果,推动宁夏、银川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文化建设大局。
“我们将集结起更多新力量,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开设生态文学奖,努力营造生态文学创作浓厚氛围,在新时代生态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踏出坚实的‘银川步伐’。”银川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代晓宁宣读了《2023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银川倡议》。
授牌仪式后,来自全国及宁夏的知名作家走进贺兰山区域,围绕闽宁镇生态扶贫、贺兰山生态功能提升、生态廊道修复、葡萄酒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集中采风并陆续开展创作,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银川”进入更多作家的书写,在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展现强大的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