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渐行渐远的萌城

(之六十)

宁夏

诗词中的

张 嵩

萌城,在今宁夏吴忠市盐池县惠安堡镇东南部,是惠安堡镇所辖的一个村子,称萌城村。萌城的名字虽然富有诗意,但如今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似乎消隐于岁月的某个角落,正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

其实萌城在宁夏的历史坐标系上还是有属于自己的地位,因为它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而被许多地方文献所记载。萌城最早是作为一处驿站出现的。朱旃撰写的《宁夏志》“驿传”记载:“宁夏在驿城,高桥儿驿,在灵州;石沟儿驿、盐池驿、萌城驿。皆洪武间设立。以百户领甲军应役。”宁夏方志专家吴忠礼先生笺证:“萌城驿,由小盐池驿南行一百里至此(嘉靖九年居中设隰宁堡驿一处)。印一颗,领甲军一百一十三名。由萌城再南行八十里即出宁夏境,接庆阳府之山城堡驿。”《宁夏旧志图解》附记·萌城载:“萌城位于甜水堡(属甘肃环县)、惠安堡之间,始建于明代,堡城四周山大沟深,地势险峻,是烽燧相连的重要城池。萌城还是明代南通关中的重要驿站,曾设驿站、递运所、批验盐引站等机构。”由此可见,萌城并不简单,在当时占有十分重要军事战略地位的灵州道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再看《嘉靖宁夏新志》的记载:“宁夏自在成驿渡河向南,有高桥、大沙井、石沟、小盐池、萌城五驿递,南路环庆、省城,以上京师;西通固、静、临、巩,以至甘肃。不时传递军情,转运军需器械,递送公文,供应来往军马,差役浩繁,日不暇给。”这就不难理解萌城的历史意义了。驿道传递公文、军情,驿站驻有甲军维护驿站安全,并负责来往过境的朝廷使臣、官员食宿安排,任务也是非常繁重。单说明朝200多年间,就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旅客来往于萌城。萌城的风情、萌城的荣耀、萌城周边的景色也有幸被留在了当年一些到过萌城的官员及文人的诗中。

明正德七年(1512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两年后升户部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三边军务的冯清就有一首描写《萌城道中》的诗:

雨后山城肃似秋,晓天岚雾望中收。

蒿茅一色连空远,山水翻花绕涧流。

堡寨沿边屯虎豹,乡村随处牧牛羊。

曈曈霁日云霄上,咫尺清光一举头。

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冯清的笔下,雨后萌城周边的景色十分清爽怡人:天气初肃、风清气朗如同秋天,远远望去连天的晓雾尽收眼中。一色的蒿草看不到尽头,翻滚着浪花的流水绕着山涧穿行。一路走来,堡寨沿边驻扎着勇武的军队,由于有着军队的保卫,乡村四处都放牧着牛羊,云霄之上旭日初升由暗而明,散发出的光芒仿佛就在头顶上方很近的地方。诗作反映了一段明中期北方边地了无战事生活平静的场景,诗中也暗含着对明朝廷的赞颂之意,这也是当时官员作诗的通病。冯清作为朝廷一方大员,事务诸多,十分繁忙,从他留下的诗作就能看出。诸如《盐池道中》《灵州道中》《王宏堡道中》《石沟道中》《沙井道中》等等,似乎一年四季都行走在屯兵城堡和过往驿站之间。封建时代勤政的官员也有责任和担当,为国尽忠,使人钦佩。

明代还有一位诗人蒲彦徽写有一首《萌城夜坐》的七律:

山城展转望萌城,灯火如流逼汉星。

钰鼓弄声清夜月,旌旗挥色列寒营。

龙飞北极知清武,鼠窃西边尚构兵。

坐久馀怀当此夕,愁闻谯角奏深更。

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只知道作者蒲彦徽是明代行人(即出行或出征的人),山西太原人,其余不详。这首诗是作者客宿萌城驿站馆舍,夜不能寐,叙述是夜所思所见所闻的情景。诗意浓烈,境界开阔,对萌城之夜的境况进行了绘声绘色地描写。钰鼓弄夜月,旌旗列寒营。龙飞知清武,鼠窃尚构兵。文采飞扬,激情饱满,显示了对己自信,对敌蔑视的一种无畏精神,是一首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相互交织的诗作。

至清代,萌城日渐衰落,已不见往日“灯火如流”的繁盛之景。民国时期的文人王海帆有一首《萌城道中》的诗作,从中即可以看出萌城在岁月变迁中逐渐衰败的景象:

白草黄沙没汉关,战场千载几人还。

防边自是前朝事,今日凭窗看远山。

诗人经过萌城,怀古凭吊,述说前朝往事,而他眼前的萌城已与明朝时期的萌城大不一样。此时,萌城已是白草黄沙淹没的一座荒城,不复往日的繁华,唯有叹息岁月的苍茫与无情。这首诗选自2000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海帆诗集》。王海帆是甘肃陇西人,民国时期曾任甘肃化平县(今宁夏泾源县)知事,甘肃庄浪县县长等职,一生著述丰厚,颇有诗名。他为近代萌城的苍凉留下了真实的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11月,红军一部向东转移途中,在萌城一带将追击至此的国民党胡宗南部一个团歼灭,取得阻击战的胜利。萌城战斗是红军三大主力将台堡会师后在宁夏境内进行的最后一次激烈战斗,掩护了红军主力的安全转移,也给刚刚诞生的盐池、豫海、环县等苏维埃政权扫清了障碍。

萌城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也有着红色的基因,这一切都发生在看似不起眼的萌城身上,但现实中的“它”却是平静的,波澜不惊,十分淡定,并没有为历史所累,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些“故事”从自己身上经过,且渐行渐远。

--> 2023-09-13 (之六十)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4979.html 1 渐行渐远的萌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