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王 斌 孙振星 文/图
连日来,在宁夏首届残特奥运动会的各个赛场上,都回荡着残特奥运动员不向命运低头的铿锵回音;他们用微笑、用坚持尽情绽放着生命的光彩。
本届残特奥会的主题是“圆梦新时代 美好向未来”,开幕式演出着重体现残健融合、残健共荣理念,描绘残疾人奋斗新时代、共享新生活的动人画卷。虽然没有“翅膀”,但内心渴望飞翔,残疾人表演者们用真诚和质朴的演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这场文体展演让现场观众不仅感受到艺术之美,更是一次精神的震撼和心灵的净化。
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体育不仅是一项运动,是圆梦,也是重生。5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区6支代表队的372名残疾运动员将参加13个大项、1100余枚奖牌角逐。
在宁夏首届残特奥会女子T11级800米田径决赛中,来自银川市的视力障碍二级运动员马小彦夺冠。
来自灵武的“微笑女孩”杨雨薇在女子竞速轮椅T51级别200米田径比赛中摘得金牌。
来自吴忠市代表团的运动员马梅在女子竞速轮椅T53和T54级别200米决赛中发挥出色,以41秒86的成绩夺得冠军。
赛场上,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影,如一道道光照亮比赛现场……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是宁夏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宁夏不断丰富基层残疾人体育康复资源,建立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救助标准走在西部前列,累计为9591名残疾儿童提供机构康复训练。创新实施“爱心接力、循环使用”“重塑未来”“能力重建”等康复项目,残疾人康复服务率由81.9%提高到99.3%。2021年以来,宁夏构建全面覆盖、标准适度、动态调整、衔接有序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收入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10.6万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5180名城乡特困残疾人纳入集中供养,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2.8%和98.2%。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动态调整并提标扩面,年均惠及残疾人20万人次左右,补贴标准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现场,残特奥运动会开闭幕式副导演、本地残障演职员组组长万江说,希望能通过个人的一点努力,让更多“折翼天使”走上赛场,赢回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别样的风采,高昂的斗志。愿每一次相遇都能互相温暖,照亮彼此,让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激情,用拼搏点亮非凡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