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
27年真情传递,闽宁两省区妇联探索山海携手模式,累计投入资金3388.9万元,以产业带动、关爱帮扶等措施架起闽宁妇女姐妹“连心桥”,协作成果越来越丰硕、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友谊感情越来越深厚。
加强产业帮扶 扶持妇女创就业
整洁宽敞的直播间、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温暖质朴的笑脸……我区各地电商直播发展势头迅猛,活跃在镜头前的主播70%至80%为女性。她们有着不同年龄与身份,却都凭借着智慧与热情,在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宁夏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着巾帼力量。
“欢迎大家来到‘巧媳妇’直播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宁夏枸杞和黄花菜……”日前,记者走进闽宁镇线上直播间——“闽宁镇巧媳妇直播团”,主播马云素正为全国网友介绍直播间产品,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真正实现上班顾家两不误。 2020年6月,马素云第一次走进直播间,面对近500名粉丝介绍宁夏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品,从刚开始看镜头就躲,到现在十分自然地介绍产品,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蜕变,映射出“思路一变天地宽”的动人力量。 和马云素一样,借助闽宁两省区妇联的帮扶,我区妇女从灶台走向舞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展现“她”力量。 搭乘“互联网+”快车,以挖掘培育网红、专业直播培训、组织直播带货等方式,闽宁两省区妇联共同打造17个“巾帼直播间”,拓宽“妇”字号产品销售渠道,开展消费帮扶直播及带货活动,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助力妇女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展现作为。
27年来,福建省妇联针对宁夏移民妇女、留守妇女、下岗女工等群体,以“姐妹手拉手,巾帼脱贫快步走”为主题,开展种植养殖、巾帼家政等适合妇女就业的技能培训,建立闽宁合作巾帼家政实训基地,培训妇女骨干近千人。
为使更多企业加入闽宁对口协作,在福建省举办的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每年都有一处“特别”的展位留给宁夏,这是福建省妇联专门为宁夏妇女创业企业争取到的免费展位,闽宁两省区妇联双向组织有投资意愿的女企业家、女能人展示交流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和创业项目。
加强交流架桥梁
深化闽宁姐妹情谊
“小巷总理”“农民作家”“女科技特派员”……在闽宁大地上,有这样一群新时代女性,她们自强、坚韧、聪慧、勇毅,她们是先锋,是榜样,用初心和坚守,以巾帼之姿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
27年来,闽宁两省区妇联用她们的故事激励更多女性同胞树立自信,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8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苏海兰跟随福建省妇联调研组第一次来到宁夏,作为女科技特派员,她把科技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逐梦故事讲给宁夏妇女听。“摇动摇篮的手也是‘点’绿成金的手,作为女性一样可以为科技兴农‘插上翅膀’,成为新时代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苏海兰在宣讲中鼓励宁夏的妇女姐妹,希望她们可以发挥所长,走出灶台,走向舞台。
与苏海兰一起来到宁夏宣讲的还有“八闽巾帼红宣讲团”成员林欣、网格员陈婷、金牌导游罗小玲,她们用朴实的话语讲述妇女姐妹用勤劳和闯劲,展现“她”力量的励志故事。
多年来,闽宁两省区妇联通过双向宣讲、互访交流、女企业家常态化开展商务考察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两地妇联山海交响,共同推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奏起共同富裕的幸福之歌,为闽宁姐妹进一步加深友情、增进了解、加强合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爱心帮扶暖人心
山海相连情谊深
“2020年我考上了宁夏师范学院,但父亲双目失明,母亲肢体残疾,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在上大学,当时我差点上不了学。”如今已上大三的西吉县吉强镇上堡村李东娥是福建省妇联资助的困境女大学生之一,她被选定为福建省妇联闽宁助学项目资助对象,拿到6000元的资助,圆了大学梦。
提高妇女儿童受教育质量是闽宁两省区妇联最关注的,福建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筹资60万元,定向资助我区300名困境女大学生,每年选派30名品学兼优女中学生赴闽参加夏令营,每年为100名家庭困难女生提供15万元助学金。2022年,福建省妇联联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启动实施“闽宁芬芳·筑梦未来”项目,5年内将资助宁夏100名困境女生,为她们免除大学期间的学费、书本费和住宿费。
为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妇女儿童之家,配备电脑、图书、文体用品等硬件设施,丰富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宁夏妇女姐妹也心系福建省妇女儿童。2016年5月,福建省三明、南平地区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自治区妇联向福建省受灾妇女捐赠10万元,体现了闽宁两省区妇联及妇女姐妹的深情厚谊。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征途漫漫,在未来道路上,闽宁两省区妇联将继续并肩携手、砥砺奋进,书写更大的未来、结出更多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