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日前,金凤区政协以“加快科技服务载体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题,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银川伊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海沃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宁夏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等地,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对科技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添柴加薪”。
在银川伊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公司党建文化阵地、宁夏滩羊高端产业文化馆,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规模、科技创新、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等基本情况,并关切询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各自优势领域深耕细作,全面扩大发展规模、提升产业能级。
走进银川市海沃空间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筑物错落有致,办公楼、休闲娱乐综合体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我们有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导师指导、科技项目申报、财税咨询等一揽子帮扶举措,入园企业可以得到全链条孵化。”宁夏海沃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负责人窦海向调研组一行介绍,截至目前,海沃空间累计孵化和培育小微企业近300家,现在驻在孵企业150家。2022年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这种模式好,有现成的办公室,各种设施齐全,创业者只管做业务,其他都不用操心。”
“政府应加大对孵化基地的各项投入力度,让‘雏鹰’们在更高处起飞。”
在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委员们了解到,作为宁夏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自1990年成立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科技型企业已有百家,进了这个“孵化器”,相当于给企业“开小灶”。30多年来,该中心为宁夏初创期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所、专业化的技术平台和高质量的创业服务,帮助他们完成创业初期的资金积累和快速成长,演绎了一幕幕“鸡雏”变“凤凰”的传奇。
今年以来,金凤区科技局在惠企政策落实、高企培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激发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壮大创新主体、进一步精准科技服务、发展农业科技。下半年将在优化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加大区市人才对接,成立金凤区人才智囊团、健全东西部科技合作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座谈会上,委员们抛开“套话”“客气话”,直奔主题。“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让先进技术成为财富,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基础。”金凤区政协委员孔捷建议,在增加科研人员收入和减轻生活负担上双向发力,营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不但能激发市场活力、吸纳社会就业,还能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全社会创业创造。”金凤区政协委员贺佩呼吁,政府各部门为中小微企业“加油鼓劲”,帮他们排忧解难,助其从一粒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机构整合中,科技档案管理成为新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强化档案服务功能,加强档案工作监督检查,有利于更好发挥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金凤区政协委员赵东霞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