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莹
青少年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解决好他们成长的烦恼至关重要。面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亲子关系,如何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为此,记者采访了九三学社文卫支社副主委、宁安医院医务科科员朱黎雯。
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及时预防干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帮助青少年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树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对其个人、家庭、社会都至关重要。
今年5月至6月,按照自治区政协安排,教科卫体委员会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和诊疗情况深入学校、医疗机构、患者家庭开展调研,并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区10580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按人口比例在五市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学生中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区分性别、学段、家庭各种因素,探究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分析、归纳问题形成原因,结果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程度远超想象。
朱黎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抑郁、焦虑常出现在成长道路上。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一些特点:从年龄因素看,随着年龄增长,小升初、初三、高三学生的压力明显增高;从性别因素看,女生各类心理问题的预警率高于男生;从家庭孩子数量看,2孩家庭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缺少陪伴,3孩家庭孩子缺少关注度;从不同照顾者看,父母亲自照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要做到“四早”
“任何一种疾病都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例外。心理疾病又具有隐匿性特点,要特别关注孩子日常行为上的变化、情绪上的变化、睡眠的变化,在‘早发现’环节有所判断。”朱黎雯提醒家长要留意孩子身上微小的变化。
她说,比如平常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变得脾气差;或者有的孩子对外界环境及他人行为的认识发生改变,对别人无意识的行为过度反应,认为他人有意针对自己;再或是孩子开始失眠、有时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出现这几种表现时要带孩子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其实,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治疗效果很好,治愈率也很高,但存在高复发的风险,因此患者就诊一定要到精神专科医院治疗。”朱黎雯说,专科医院的医生经过多年专业学习,能够清楚区分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两种疾病治疗方法完全不同,精神疾病会根据诊断选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综合手段,因此区分两种疾病非常关键。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心理问题的消除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如果方法不当,不仅无法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还可能造成新的伤害。”朱黎雯说。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朱黎雯认为,目前学校依然是化解心理问题的责任主体之一,一方面要强化学校心理人才队伍建设,让教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疾病及成因能够深入分析,并具备相应的干预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心理教师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大部分学校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存在困难,可引入有资质的社会专业心理机构托管学校心理咨询室,帮助学校开展具体工作,引导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心理、精神疾病治疗非常重要,帮助治愈后的孩子回归社会、重返校园更为重要。有些孩子通过科学系统治疗康复后,如果不能适应学校及周边环境,内心常会感到孤独,自卑、敏感、病耻感、担心同学孤立、老师排斥等,这可能成为心理疾病复发新的诱因。”朱黎雯表示,呵护敏感脆弱的心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理性判断孩子成长预期,在社区引入心理咨询工作,为青少年就近提供最直接的心理服务,确保遇到问题随时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