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政协反映,近年来国家、自治区相继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但在落实落地上仍存在一些难点堵点,影响了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如何帮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需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惠企政策知晓率覆盖面低,政策发布渠道分散,缺乏统一平台,存在“不知晓、找不到”问题。政府出台的一些惠企政策,宣传途径与渠道相对单一,一些单位仅在网站对国家和自治区的新政策进行转载,没有及时梳理、宣传、解读,企业获知难度大、理解程度低。部分企业反映,不知道有哪些惠企政策、在哪里申报、怎么申报,从而无法享受相关政策。我区涉及经济的主管单位均有发布政策职能,但由于服务对象和内容各有侧重,发布时间、提供信息参差不齐,信息发布多且杂,没有进行梳理归类,新的政策“沉没”在海量信息里难以寻觅。
部分惠企政策落地难,与实际有所脱节,存在“看得到、够不到”问题。部分企业反映,在一些惠企政策制定上,未充分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建议,与企业实际需求错位,存在政策门槛高、不解渴情况。部分企业反映,政府部门投放的大量政策,专业性较强,要求高、标准高,中小微企业达不到标准,很难全面享受到优惠政策。
政企双方信息不对称、互动性差,存在“申请难、落实难”问题。政策服务申报、兑现仍然存在申请材料繁多、手续复杂等问题,快速兑现机制尚不健全,各系统各自为政、标准不一,在落实方面存在诸多制约。比如,企业申报时往往需要提交大量资质及证明材料,在准备申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与市、县(区)等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打交道,材料收集慢、准备时间长。部分企业反映,基层一些项目审批流程长,没有形成一体化、联动式服务体系,企业存在多次跑、重复填、申报难、兑现难等问题。
石嘴山市政协建议,让企业“知”政策。对国家、自治区出台的惠企政策分门别类进行梳理汇总,形成不同门类的“政策包”,再按推送对象进行拆分或挑拣,形成“政策清单”。根据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为企业精准推送,变“漫灌”为“滴灌”。
让企业“懂”政策。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定期向企业公开发布政策,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宣讲和解读相关政策,做到纸质汇编和电子书籍同送、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同宣,报纸有文字、电视有解读、网络有音视频,既有面的覆盖,又有点的深入,让惠企政策发挥最优和最大作用。建立市、县(区)政策解读员队伍,加强政策解析、解读。
让企业“用”政策。引导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收集汇总各类惠企政策,线上以“全域政策速览”的形式提供惠企政策在线浏览与下载服务。有关单位细化政策解读,形成详尽的惠企政策申报指南。企业可通过输入关键字或选择具体条款筛选政策,查看具体实施细则和时限要求,获取申报流程和地址,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政策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