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全力推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在灵武市宁夏新澳农牧有限公司,标准化圈舍建设让奶牛养殖更为健康卫生。 本报记者 吴 倩 摄

近年来,养殖业对我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逐步凸显,但养殖业规模扩大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等现状的矛盾日益突出,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还有一些差距。民盟宁夏区委会调研发现,我区通过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近两年来,生态系统修复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用水紧缺仍然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区农牧民养殖以粗放式放牧和简单圈养为主,以家庭为单位呈散点式分布,缺少统一规划管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养殖圈舍及附属设施简陋,人工种草、饲料基地、牲畜棚圈等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养殖过程中造成的污染治理难度大,环境整治效果难以有效保持。

目前,我区养殖业发展仍以基础养殖为主,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产品“走出去”动力弱,高投入低回报的情况较为明显,很多特色养殖产品宣传不够、流通能力不足、市场认可度偏低,优质不优价,农牧民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

民盟宁夏区委会建议,合理调整规划布局,保障产业结构平衡。科学研判全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饲草料种植生产等产业承载能力因素,紧密结合市场供需、消费水平等综合因素,分析产业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合理推进扩群补栏,使之与当前饲草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相适应,推动产业向全链融合、集约高效、循环健康、持续高端方向发展。杜绝养殖规模盲目扩大,造成养殖风险增加。

增加饲草种植补助,保障饲草源头供应。加大饲草种植补助力度,鼓励引导农村利用非基本农田中的低效粮食种植土地进行适宜牧草种植。加大“冬麦+青贮玉米”“黑麦草+青贮玉米”等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推广力度,引导产业协会、养殖场与乡镇以及周边省份主动对接饲草产销合作,鼓励引导养殖企业“走出去”,深化与饲草龙头企业合作,保障苜蓿、燕麦等优质牧草供应。

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提升产业数智水平。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求适配程度,为提高产业养殖水平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加强人才项目实施,引进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围绕良种繁育、疾病控制以及饲喂、信息化等方面,培育各类人才。加快5G+智慧牧场、智慧园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物联网+”智能应用,提升养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强化粪污处理能力,保障产业绿色发展。加快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在养殖产业集中区域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推进养殖场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推广“肥料银行”治理模式,引导畜禽养殖户将粪污集中送至有机肥加工厂,产生的有机肥以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户,实现“以粪换肥”。探索粪污处理燃料化、能源化,将畜禽粪便加工成生物燃料棒,替代燃煤燃料。对畜禽粪污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渣、沼液、沼气,利用沼气发电,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作为粪肥还田。

--> 2023-08-1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3865.html 1 全力推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