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莹
糖尿病很常见,但糖尿病对人的健康威胁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其中一种。近日,记者采访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闫波,深入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今年72岁的高先生是一名糖尿病足患者,到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时右足趾已坏疽,并伴有严重的静息痛。“一月前,我父亲在当地医院做过球囊扩张术,术后疼痛也没有明显缓解。因为我父亲3年前心肌梗死植入了5枚冠脉支架,医生都建议截肢以保证生命安全。”患者女儿说。
闫波接诊后为患者做了下肢动脉CTA检查,对治疗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并在手术中使用了双导丝逆穿技术疏通闭塞的血管。术后高先生右足静息痛缓解,可以下地活动。
“类似这样的病例仅6月份就遇到了3例。”闫波说,近些年,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加。从血管外科角度来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主要由下肢缺血和神经损害两种因素导致,下肢缺血性因素占80%以上,神经性因素大约占20%。如果足部出现发黑坏疽,表明足部的缺血严重不足,甚至下肢血管已经完全闭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会引起足底的温感、痛觉缺失,如果异物进入到足部组织,出现感染,就很难控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晚期的一个严重并发症,该病导致膝下截肢5年死亡率为39%,大腿截肢5年死亡率为54%。”闫波说,在治疗中解决下肢血运问题后,部分神经性病变也会好转,这就说明糖尿病足治疗的根本在于开通下肢狭窄闭塞的动脉。由于糖尿病足远端对血供的需求高,糖尿病足远端血氧传递不良易导致溃疡及坏疽的发生,临床医生需对症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的几种方式
“目前,血管外科完成的糖尿病足微创治疗病例数较以往明显增加,手术方式由单一的介入,开拓为介入、杂交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多种手术方式备选。”闫波向记者介绍了目前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的几种方式。
腔内介入是糖尿病足开通下肢血管的常用方式,近年来,由于介入器材不断更新和手术方式改进,膝下动脉一期开通率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有报道显示,膝下远端流出道良好的患者,下肢血管开通率达90%以上。
动脉旁路术也是足下肢血运重建方式之一,但由于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多发生在膝下三个分支,髂股动脉狭窄闭塞较少见,因此该种方式应用较少。但对于部分股腘动脉闭塞,介入手术不能成功,远端输出道良好的患者,动脉旁路术特别是自体血管的远期通畅率远高于腔内。
闫波说,对于部分股浅动脉斑块严重、血管闭塞、膝下远端流入道良好,不能用腔内方式来完成开通的病例,可通过股深动脉成形术,剥脱股总动脉和股深动脉开口端的内膜,或用自体静脉或血管补片加宽股深动脉,使血流通过股深动脉与膝下动脉交通支来完成下肢供血。
干细胞移植则可用于血管和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其是利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能使踝下远端血管不能开通或开通不理想的病例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