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
近日,行走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惠村的百果园“三个零”技术示范产业园内,一座座现代化日光温棚排列俨然,一根根拇指粗细、翠绿精巧的水果黄瓜错落有致地挂在叶间,一片生机盎然。
隆惠村村民赵红珠正忙着在棚内采摘黄瓜,“现在人人都追求小时候的味道,‘三个零’技术种出来的黄瓜,就是那个味儿,销售供不应求!”赵红珠感慨,曾经贫瘠的土地,“种”出了致富的产业,让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大武口区把“千万工程”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生动教材,从中汲取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举措,以“三个零”技术示范产业园为依托,形成以种植、采摘、分拣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益,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
企业牵头 促农业提质增效
“尝尝!这黄瓜可大不一样,整个种植过程采用了零化学肥料、零化学农药、零化学激素的‘三个零’技术。”大武口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赵金霞笑言,园区农产品采用生态栽培模式,根据作物生理需求,应用中熟堆肥、氨基酸肥料、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肥料及有益微生物菌剂等,既提升作物抗病性和抗逆能力,还能改良土壤。
赵金霞从地上抓起一把土,顺手一捻告诉记者,“原来这里都是盐碱地,我们用羊粪、牛粪等有机肥,经过长时间改善,才有了这280多亩适宜果蔬种植的产业园。”为推动产业发展,2020年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和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们到隆惠村实地考察,提出建设产业园的建议。2022年,产业园正式开工,41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和6栋大跨度联栋拱棚拔地而起。2023年,深圳百果园和宁夏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石嘴山三个零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并派专家入驻产业园,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运营服务。
“从农场到餐桌,团队对产品开展全生命周期把控和运作。”石嘴山三个零农业科技发展公司负责人林子侨介绍,园区对种植计划、种植进度、生产成本、产品品质进行全方位追踪,通过数字化经营、智慧化种植、精准化执行、可视化溯源,确保从基地出来的生鲜果蔬品质高、销路畅、口碑好。
“百果园有近6000家直营门店,园区产出的水果黄瓜,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供不应求。”林子侨说。公司打通产销渠道,实现“订单、排产、交付、溯源”全流程产销资源精准匹配,今年5月至今,已销售水果黄瓜5万多斤,平均每斤售价12元,让曾经的“荒土地”变成“金土地”。
技术支持 让农民省心安心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用激素,这水果黄瓜能不能长好?刚开始,农户们忧心忡忡,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从育苗、种植、防虫、施肥到采摘,每隔几天,就有专业人员上门指导。
“种植水果黄瓜,病虫害防控最要紧,叶子上一旦出现病虫,枝叶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适宜水果黄瓜生长的温度在15℃至35℃,如果温度过高,病虫害会蔓延;温度过低,就会出现冷害冻害,生长不良。”有着30年农业种植经验的赵金霞目前负责47个蔬菜棚,像她这样的技术人员,加上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和农科院派来的技术专家,共有10多人,大家随时监控大棚里的各项参数,帮助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新品种蔬果的日常管理需要细致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到农业生产一线去,农民遇到啥问题,我们就攻克啥问题。我们愿意把村民教会,拓宽增收渠道。”宁夏园艺技术推广站站长蒋学勤说。园艺站积极开展“三个零”技术的推广和指导,并与深圳百果园共同制定“三个零”绿色种植技术要点,通过全局宏观掌握、具体微观指导,把实验室“搬到”农业生产现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让一枚枚致富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产业升级 助农民就业增收
“水果黄瓜生长40多天就可以成熟,平均1天至2天就要摘一次,可以持续采收。”过去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赵红珠,进过工厂、当过服务员,工作不稳定,离家又远。现在一年四季都闲不下来,在产业园打工,一个月稳定收入近4000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日子过得和这瓜一样甜!
“产业园开辟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产销衔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蒋学勤说,随着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三个零”技术种植的油麦菜、菜心、番茄在原州区、中宁县、平罗县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外地回到家乡,成为产业工人。
今年2月,自治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又邀请深圳百果园技术总监陈丛红教授赴平罗县城关镇小兴墩村、红崖子乡红乡新村,贺兰县立岗镇,兴庆区掌政镇茂盛村,沙坡头区东园镇史湖村等地查看“三个零”技术示范基地立地条件、土壤状况及基础设施等,现场为企业技术人员、种植农户讲解“三个零”技术要点。
隆惠村百果园“三个零”技术示范产业园是我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前沿技术、生产企业、销售终端、政府部门……因农户串联在一起,构建出现代农业产业链,使产业链从松散到紧密,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托举起高端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一个个品质优、口味好、价值高的精品蔬果,从“棚里”走到“餐桌”,小农户链起大产业,推动乡村蹄疾步稳走向现代农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