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大坝与小坝

张 嵩

黄河灌溉,经久不衰;塞上江南,彰显异彩。秦汉以来,宁夏这块宝地就已经开始凿渠引水,发展农业生产。长渠流润,水脉传承,使宁夏平原早早享受到了黄河农业文明带来的先机,这与历朝历代重视开渠筑坝,维护水利设施是分不开的。这里所说的大坝与小坝,指的是宁夏灌区的汉延渠和唐徕渠两个坝的进水闸所在地。

唐代以前都是无坝引水灌溉,容易形成沼泽洼地,甚至导致水灾,相传唐代时在黄河河西今青铜峡一带修渠筑了大小两个堤坝,形成有坝引水。大坝就是唐徕渠渠首进水闸所在之处,又称唐坝;小坝,原名汉坝,是汉延渠渠首进水闸所在之处,两个坝离得很近。青铜峡一带在古代是战略要地,屯垦戍边,移民开发在当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而修渠筑坝,水利灌溉,发展农业生产,是历来驻军屯垦的关键。明弘治四年(1491年),河北保定府人韩文由陕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一日他登上大坝巡查,举目远眺,生发无限联想,原来30年前此地曾发生过一场战争,韩文即由此入笔,成诗一首《大坝登眺》以抒情志:

武刚千乘自还营,

万灶貔貅夜不惊。

多筭兵家惟善守,

能攻老将戒轻行。

虏酋丧胆闻风遁,

农夫欢心带月耕。

独倚戍楼凝望眼,

长河东注水澄清。

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在诗中提到的大坝,即著名干渠唐徕渠的进水闸处,在今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附近。据宁夏地方志记载,明天顺六年(1462年),鞑靼部首领哱来率一万余骑兵攻掠宁夏,欲毁大坝,淹灌城邑。鞑靼骑兵于大坝黄河对岸扎营。当时宁夏镇总兵张泰因精兵外调,于是招募义勇三千余人抵御鞑靼骑兵。两军相遇,明军以兵车结阵,坚壁不战,鞑靼兵性急,求战不得,锐气受挫。是夜,鞑靼兵企图偷袭明军营地,被早有准备的明军合力击败。第二天,明军又在黄河河滩上放牧了许多的肥牛壮马,引诱贪婪的鞑靼骑兵来抢。鞑靼兵误以为水浅,驱兵渡河,被明军趁机追杀,鞑靼兵淹死、被杀死者不计其数,最终溃逃而去。韩文此诗描述、感怀的就是这场以少胜多、智取鞑靼兵的大捷,他用诗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历史战况,以壮后来者的襟怀。诗中的场面那是千乘战车,万人战队,浩浩荡荡,出则能战,退则能守;将军运筹帷幄,令敌人闻风丧胆。诗人登坝远眺,抒怀咏事,同时又看到了大坝两岸农亊不休,农夫欢欣耕种的场景,诗人由衷地感慨:戍楼虽在,长河东流,希望眼前能呈现出一个像碧水一样能够澄明清澈的世界:“独倚戍楼凝望眼,长河东注水澄清。”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和平的一种向往,当然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愿望罢了,但诗为我们留下了激情而美好的一页。

明正德七年(1512年),浙江余姚人冯清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此期间他主持重新整修了已经出现破损的“两坝”并赋七律一首《两坝重修》:

东风两坝喜重修,

一脉滔滔接上流。

原隰利分均上下,

汉唐泽溥自春秋。

四时谢绝商霖梼,

万代评将禹绩俦。

捍御足兵缘足食,

凶除千古志应酬。

这首诗选自《弘治宁夏新志》。诗作表达了作者在看到两坝重修之后的喜悦之情:春风浩荡,两坝疏通,黄河水流相接,新开的荒地得到灌溉;渠坝是汉唐留下来的历史功绩,四季润泽土地胜过甘霖;大禹在此疏导了被阻挡的黄河水,他的功劳千秋万代人们都不会忘记;抵御敌寇的士兵之所以强壮,就是缘于粮食丰盈,敌患除掉了,千古壮志才能够实现。冯清是一省最高长官,深知水利与农业的利害关系,他赞颂前人的智慧,又结合现实需要,以兵足粮丰来实现自己“除凶”报国的壮志,充满豪情。

到了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杨守礼担任宁夏巡抚,他写有一首《观两坝》的五律:

闸分天上水,工自古人奇。

农田沾春阔,鱼舟待月迟。

汉唐能保障,天地亦何私。

惭愧观风客,年年注意时。

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诗作记录了杨守礼视察水利建设及农业生产情况的所见所闻和感想。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长渠流润”的壮观和气势:黄河之水,仿佛从天而来,古人修筑了大小两个堤坝,把黄河的水引流进入其中,进行分流灌溉,从此免去了许多灾害,农田也由此得到了黄河水的滋润,春天如同延展了它宽阔的胸怀,渔舟唱晚,披戴着月亮满载归来。前四句充满诗情画意,交汇其中,勾勒出了一幅鱼米之乡的美丽画面。诗的后四句重点对汉唐以来保障水利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天地无私,造福百姓,同时也提醒自己作为一方大员不要只当“观风客”,要年年注意堤坝的加修维护,表明了作者体恤民情的心迹,难能可贵。

这三首诗前后相距不足50年时间。三位抚台在总理河道、抚治安民、整饬边关上各有作为。尤其在河道治理方面比较重视,这也是宁夏平原保持相对富庶、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员在边患常年困扰之际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从他们留下的诗中可以感到一方为政者的些许情怀。

汉延渠、唐徕渠是宁夏平原重要的干渠,它们分别从小坝、大坝分闸进入,不仅保证了灌区的稳定用水和农民的增产增收,也为宁夏银川平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大规模对汉延渠、唐徕渠除险加固、扩整改造,使两个干渠的输水能力和安全节水程度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灌水保证率,节水效益也显著提升,在扩大灌区灌溉效益的同时,也为可持续利用和进一步保护好黄河生态创造了良好条件。古人在诗中所描绘的黄河图景,不仅依然展现在今人的面前,而且比以往显得更加壮美无比。

岁月悠悠,大河奔流。如今,在青铜峡黄河上高高矗立着一座拦河大坝,这就是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青铜峡大坝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我国唯一一座闸墩式水电站,它不仅利用黄河之水造福于人民,而且大坝之内的库区可供游客泛舟游览,尽情领略宁夏段黄河的自然风光,在和平、温煦的阳光照耀之下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山水画卷。

--> 2023-07-2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2332.html 1 <p> 大坝与小坝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