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束 蓉
曾经的张帅,是个“问题少年”,身边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在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砖渠村爱心妈妈陈丽莹的悉心照顾下,他健康成长,学习掌握了烹饪技术。近期,张帅即将走上实习岗位,开启更美好的明天。
张帅有个不幸的童年。因父母感情不和,他的母亲在其6岁时离家出走,从此不知去向。11岁时,张帅的父亲因病去世,他从此成为孤儿,在各个亲戚家蹭吃蹭住,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因为无人真正关怀张帅,更没有人培养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成长的道路上他逐渐迷失了,抽烟、上网、逃学、偷东西、结识不良少年,慢慢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数次出入派出所。
2017年,作为张帅的监护人,其二伯找到砖渠村村委会,向村委会人员说起看管张帅的各种无奈,反映自己身体不好,家庭条件也差,他又和张帅经常吵架,实在没办法再照看张帅了。村委会积极协调、劝解,为张帅申请了孤儿津贴,为张帅的监护人申请了低保,解决两人的基本开销。
2018年12月,陈丽莹通过公岗招聘进入砖渠村村委会工作。来这里后,陈丽莹发现本该上学的年纪,张帅却经常在村委会或村部附近转悠,和张帅的闲聊中,得知孩子经常吃不饱饭,此后,只要看到这个小男孩,陈丽莹就会带他去吃饭或给他买吃的。随着深入接触,陈丽莹逐渐了解到,张帅已辍学在家好几年。通过观察,陈丽莹发现张帅虽然学了一些坏毛病,但心地善良,如果没人正确引导长大后可能真的会步入歧途。陈丽莹当即决定要帮助这个孩子。
当她第一次走进张帅家时,她惊呆了:时至冬天,张帅穿的衣服和裤子又短又薄,一点也不保暖。床上散乱着薄被子,没有床垫,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窗户还大开着,孩子就住在冰窖似的房子里。陈丽莹两眼含泪,立即带着张帅开始打扫卫生。陈丽莹发现,张帅做起家务来笨手笨脚,就连自己的鞋带都不会系。于是,她一边示范做家务的正确动作,一边耐心给张帅讲解,让张帅跟着打扫。陈丽莹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张帅家,教张帅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有一天,张帅主动对陈丽莹说:“我管你叫妈妈,以后你管我好不好?”陈丽莹便和张帅约法三章,如果张帅做到能自己打理好个人卫生及家里卫生,不在外面偷东西,不和外面的不良少年交往,就同意做张帅的妈妈。张帅同意了。
眼看着张帅已经14岁,为让其掌握一门技能,陈丽莹通过多方努力,在黄河东路街道工会人员的帮助下,为孩子找到了一个职业学校,并根据张帅的爱好选择学中餐烹饪,学校也减免了张帅的部分学费。在校期间,陈丽莹和丈夫经常给张帅送吃的穿的,叮嘱他好好上学。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学校规定,家长要把孩子接回家,陈丽莹和丈夫就去学校将张帅接到自己家。在家时,陈丽莹每天抽时间给张帅上网课,教他画画、背唐诗、认字、写字。过年的时候,陈丽莹也将孩子接到家里。有人想带张帅外出打工,陈丽莹听说后当即阻止,并和张帅的姥爷沟通,两边同时看管,避免张帅重蹈覆辙。
5年来,陈丽莹无私奉献,一路为爱护航,想尽办法帮孩子凑学费、生活费,对张帅尽心看护、悉心教导。现在的张帅已经有了自理能力,孩子的体重也从过去不到120斤长到现在的160斤,成为一个壮实、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