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6月,记者跟随吴忠市同心县残联工作人员驱车行至豫海镇兴隆村四社看望一级肢体残疾人李清。小院里的杏树枝繁叶茂,树下,李清在检查自家鸽棚通风状况。李清信心满满地说:“看着这些鸽子能飞那么高,那么远,我坚信我也能行。”
15年前,因为一次意外事故,19岁的李清被迫截肢,从此与轮椅相伴。好强上进的李清并没有被厄运打倒,通过友人介绍开始在家里养赛鸽,从几只到现在的120只。
李清说:“一开始没经验,几十只鸽子在一次比赛中因为遭遇大雾全军覆没。”不认输的李清没有向命运低头,也没有怨天尤人,虚心向有经验的鸽友请教,从育种开始挑选优异的赛鸽子,用科学健康的方式进行繁育,并进行合理训练。
李清非常用心,他担心喝自来水鸽子会生病,将自来水煮开待其冷却后再给鸽子喝,精心选取最优质的粮食。就这样,李清养的鸽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打比赛时成绩优异,李清也慢慢有了收入,养的鸽子在圈内有了名气。
“一枝一叶总关情。”李清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同心县残联一直惦记着。同心县残联工作人员对李清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为他安装了一字型扶手、防褥疮坐垫、防滑垫,配备了价值3万余元的电动站立式轮椅,修建了防滑坡道,有效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
党和政府的关心转化为李清勇于逐梦的动力。李清每天坚持锻炼臂力,他感到自己的胳膊越来越有劲儿。同时,到驾校学习驾驶,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了驾照。他经常自己开车出门,努力融入社会。
令同心县残联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是,李清主动找到残联,表达了自己的另一个心愿:要将家中的电动站立式轮椅捐出去,送给更需要的人使用。李清的母亲顾兵花说,现在的李清不仅笑容多了,也更加自信了。
如今的李清通过努力,加上政府各项政策的帮扶与支持,已经从那个沉默、不自信、不敢出门的男孩变成了开朗、善谈的小伙,每年通过鸽子比赛也能获得收入,他相信自己会越来越好,对于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