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从“臭水沟”到“桃花源”

——重庆九龙坡区桃花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观察

每逢周末,不到下午4点,重庆九龙坡区桃花溪畔亲水步道上的“小花市集”便人头攒动,充满烟火气的小吃铺子、新奇的文创摊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很难想象,这片热闹的土地以前竟是一条臭水沟。“治理前桃花溪流域的污染是当地群众时常反映的问题,尤其是夏季,不仅臭味大、污染重,一旦发生洪灾,流域内数十万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受到影响。”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嘉说。

“老城区存在雨污管网本底调查难度大、改造技术难度大、协调工作量大等困难。”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供节水管理科工程师刘定元介绍,与部分城市河流类似,在城市化过程中,桃花溪上游自然水源涵养区逐步演变为建成区,上游自然补给水源匮乏,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彩云湖污水处理厂和扬声桥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清水由此演变成桃花溪的主要源头,水量却难以满足桃花溪生态基流需求。

九龙坡区住房城乡建委管线中心支部书记李攀建表示,城市河流部分主河道和支流被掩埋,地下河道空间则被各种基础设施侵占;由于自然补给水源不足,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流域污染问题难以通过自然方式解决。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去年以来,九龙坡区系统推进桃花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力解决雨污混流等城市河流污染典型问题。近两年已累计投入11.27亿元,专项用于桃花溪流域水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区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桃花溪流域日常维护,为河道“长治久清”提供保障。

2022年,九龙坡区对桃花溪入江口渔鳅浩清污分流整治,拆除渔鳅浩曾用于拦截雨污的堰坝,实现了清水入江、污水入网。“在截流控污的基础上,我们还着力开展水质提升、减污降碳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李锡智介绍,当地新建1座5000吨/天处理能力的水质净化站,实施彩云湖、扬声桥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改造后有效保障了桃花溪生态基流和丰沛水源。

在推动桃花溪系统治理过程中,九龙坡区还以数字技术、数字手段、数字平台赋能治水实践。彩云湖因地制宜打造出“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全年运营能耗降低30%以上、电耗减少约130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量约1456吨。

如今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树木成林成景。这里成了附近居民锻炼、休闲、娱乐的“桃花源”。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的游览景点日均接待游客约5000人,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文旅和房地产业综合发展。 (据新华社重庆电)

--> 2023-06-26 ——重庆九龙坡区桃花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观察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1118.html 1 从“臭水沟”到“桃花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