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振星
6月初的中卫市沙坡头区,暑气渐盛。在中卫市第十一小学的“小胖启蒙”课堂上,学生们正通过大屏幕,了解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为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的焦虑,中卫十一小开设了“小胖启蒙”和“小胖图版”编程课程,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传统的“粉笔+黑板”授课模式,使孩子在“小胖”的陪伴式玩耍中逐步体验编程的快乐。
学生顾兴烨说:“在幽默有趣的故事里学电器、编程知识,我们都喜欢。”有学生不懂的内容,老师会进行巩固总结,对学生答疑解惑。
近年来,中卫十一小在人工智能教育环境的建构中进行实践探索。学校先后建成涵盖能力风暴、“小胖启蒙”、3D打印、人形机器人等以机器人教学为重点的智慧梦工坊,建成智慧音乐、智慧美术、智慧书法等以智慧平板教学为重点的智慧教学中心,建成能够满足学生参加各类赛事需求的人工智能竞赛中心,为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硬件保障。
在“一张网”上共享资源,“一块屏”上互动教学,“一朵云”上升级课堂……沙坡头区通过“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促进以数字化为支撑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共享,一批学校实现了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向“虚实混融、人机互动”的智慧教学转变,为老师和孩子们打开了看世界的新课堂。
“要想孩子们玩得好,教师也要学会玩,而且要玩出花样……”近日,中卫市第四中学的机器人教室内,老师正跟10多名“孩子王”分享“游戏秘籍”。作为该校“互联网+教育”重点项目之一,这样的云端互动教研每月组织一次。“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助学课堂教学模式,给予教师教学方式更多可能性,也给予学生更多资源与空间。”中卫市第四中学校长贾钢说。
信息技术让校际沟通交流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课堂“教学革命”。近年来,沙坡头区教育局先后投入1778万元对辖区50所中小学校进行全光千兆链路基础网络改造,实现城市、乡镇、农村“三个课堂”流畅应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成智慧教室、VR教室等各类智能化教学空间520间,人机对话教室、机器人教室、创新实验室等信息化教室61间,不仅缩短了城乡办学差距,还解决了课堂教学硬件需求。
近年来,沙坡头区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库累计上传各类教育教学资源150万件,教育云平台应用指数长期保持自治区前列。2022年,沙坡头区荣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类竞赛奖项392项,“互联网+教育”类竞赛奖项94项,信息素养测评合格率达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