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构建起“相关部门、社区干部、政协委员、专业人员、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协商格局,使政协协商的力量变“单一”为“多元”,化“分散”为“集中”。
“每一次商量前,召集人都会组织参与协商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与协商议题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了解掌握利益相关方的愿望、诉求和建议等。若遇到敏感问题、多年积累的难题,还会提前与相关部门研究切实可行的预案,为尽可能达成协商共识做好准备。”平罗县政协秘书长张斌说,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平罗县政协建立健全“一名县政协领导包抓、一名社区领导负责、两名工作人员协调联络、若干名政协委员开展活动”的“1+1+2+N”履职格局,按照有活动阵地、有专人负责、有委员配置、有工作机制的“四有标准”打造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实行制度上墙和揭牌挂牌仪式,进一步明确内部管理制度、具体工作职责等,将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把委员履职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
增强建言“靶向性”,提高资政“含金量”,帮助社区共商发展大计、共推重点项目、共谋善治之策、共解矛盾问题。两年来,小切口、高效率的“‘平’事好商量”集中协商活动也赢得了各方点赞。政协委员主动到所在社区协商工作室开展宣讲党的政策、科技知识、参与扶贫帮困、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20余场次,推动了社区图书室、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无物业管理小区等多个涉及民生发展具体问题得到解决,让民主协商既接“地气”,又聚“人气”,让“‘平’事好商量”真正成为政协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