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贺兰县核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韩彦豪:

游刃方寸间 雕出世间百态

核雕作品。

作品《花开富贵》。

◀韩彦豪在雕刻作品。

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璀璨的中华历史文明宝库中,核雕这项传统民间微型雕刻技艺,因其细腻精巧的工艺,生动立体的造型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记者来到贺兰县核雕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彦豪工作室,与这位出生于1999年的传承人共同体验核雕的乐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A.做出具有宁夏特色核雕工艺品

韩彦豪讲话节奏快,思维活跃,习惯运用互联网检索并学习。在他的手机中存着明朝文学家魏学洢核雕作品《核舟记》以及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微雕艺人杜士元在桃核上雕刻的《东坡游赤壁》等作品资料。韩彦豪笑称,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很丰富,自己经常搜索先辈们的核雕精品资料,自己不断琢磨,跟着练习,从而不断提升雕刻技能。

出生于河北省的韩彦豪从小喜欢绘画,2011年他开始接触核雕技艺。2015年,韩彦豪来到银川市,拜师砚雕非遗传承人崔小录。在学习掌握了砚雕技艺后,他试着把砚雕技艺的一些特点融入到核雕里,两者相结合,从而形成独有的雕刻技艺特色。韩彦豪说,核雕技艺关键要在质地坚硬而细腻的果核上创作并雕刻图案,要求雕刻出来的成品外形基本保持果核原形。有珠串式、坠件式和摆件式等主要样式,题材内容可涉及神仙人物、民间故事、民俗生活、山水园林等。因此,这一技艺讲究雕工要精巧细腻,雕刻者要具备成熟的艺术构思和布局,雕刻出来的图案线条明晰,立体感强。为了创作一个令人满意的核雕作品,韩彦豪从画图到挑选合适的果核,再到完成一个成品,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他常常手举刻刀,在工作台前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韩彦豪说,核雕作品在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以及河北、辽宁等地均可看到,但在宁夏传承历史还比较短,传承面比较窄,他希望能把核雕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做出独有宁夏特色的核雕工艺品,并开拓更大的市场。

B.创新传承核雕艺术

韩彦豪的爷爷韩寿彭受家里数百年砚雕传统技艺影响熏陶,喜欢在各种材料上刻画。一次,韩寿彭在桃核上刻画时,感到特别好玩,从此喜欢上了核雕。韩寿彭雕刻出的核雕作品融合了南方技艺的细腻,精细和北方技艺的大气、写实,深受人们喜爱。从此,在家族的砚雕技艺谱系中,他自创了核雕一派,逐渐受到当地匠人的认可。核雕技艺先后传承到了韩玉书和韩长春手中,两人皆为家族传承人,在河北当地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

韩彦豪出生后,从小看着爷爷和叔叔制作核雕,耳濡目染之下,就喜欢上了传统手工雕刻,在学习砚雕手艺后,他把砚雕和核雕的技艺相结合,取长补短,刻出的作品更显精巧,手艺更加精湛。

细观韩彦豪的核雕作品,会发现无论是核雕上的人形面具,还是上面呈现的自然景物,均有着自然流动感,仿佛这些人、景要跃出画面,从各个角度看更是有着微妙的变化,把玩起来独具趣味。

韩彦豪笑着解开了这个谜底:“这是我自创的艺术手法,能展现核雕图案的自然流动感。”学习雕刻十余年来,韩彦豪对祖传的镂空雕刻手法加以创新改进,形成了现在自己的创作风格,他把镂空雕刻做成不镂空,虽然增加了雕刻难度,却让核雕作品更有意境和艺术感。

吃着手艺人这碗饭多年,韩彦豪也尝试过很多不同的雕刻原料。他总结出一条经验,雕刻用到的核桃必须是自然放置三年以上的。选择加工原材料时要从各个方面判断核桃外壳的条件,比如从硬度、声音、重量等进行判断,最终挑选骨质条件最好的核桃。原材料挑选好后,就要进行选料配对,通过观察纹路确定雕刻图案,然后依据设计好的图案雕刻大形,初具规模后再进行精修,打磨细节,刷油保养。韩彦豪的作品虚实结合,在进行线条雕刻时能做出自然的抖动感,其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由他创作的众多核雕作品多次获得县级、自治区级文旅奖项,他带着核雕作品也多次应邀到各地博物馆及核雕作品展会参展,作品受到当地文旅部门和相关人士的鼓励及肯定。

韩彦豪说,非遗传承人是我一项新的责任和使命,也让我愈发坚定了学习传统雕刻技艺的初心,未来一定为传承传统雕刻技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未来,他将继续向雕刻先辈和同行们学习,加强交流,通过非遗传承人技术培训、师带徒等机制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让宁夏的好手艺传得更久,走得更远。

--> 2023-06-12 贺兰县核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韩彦豪: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60730.html 1 游刃方寸间 雕出世间百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