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蕾
近年来,固原市西吉县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日前,西吉县政协聚焦辖区商贸、建筑及物流企业发展情况,组织部分委员深入11家工商贸、物流企业和6家非煤矿山、建筑建材企业,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对全县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纷纷建言,为中小企业发展“添柴加薪”。
“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县在册市场主体21982户,但规模以上企业仅有12家,占在册企业的0.29%。”西吉县政协委员金玉龙坦言,受资源、资金、人才等多种因素制约,西吉县民营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加工成本高,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此外,加工企业多以初级农副产品加工或半成品为主,精深加工极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县级民营企业纾困解忧领导小组,通过现场办公、政策解读等,指导企业理解把握相关政策,并及时清理阻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负面清单。在重点行业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招投标等,加快办理流程,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
西吉县政协委员陈海堂建议,要进一步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在互联网、智能化生产制造装备、先进生产工艺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加快企业升级转型步伐。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最大限度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确保县域在册企业都能在政府采购、项目投资、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部分企业经营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够。多数企业多以‘家庭作坊式’管理为主,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西吉县政协委员周雪建议,借助“西部福地 吉祥如意”文旅品牌效应,建立集“农业、旅游、非遗”等于一体的西吉区域公共品牌,使西吉农优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对西吉县区域公共品牌进行广泛征集、设计、注册、宣传,制定西吉区域公共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农优特产品品牌体系,促进本土特产及品牌快速走入市场,收获稳定客户群体,实现共赢。
就人才短缺问题,西吉县政协委员马存虎建议,政府要牵头与高等院校建立联系,采取供需对接、定向培养等方式,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创始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费用支持。
“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应立足实际,把党建工作有机融入企业治理,让党建和企业融合发展,与经营管理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克服家族式管理弊端,坚持依法经营,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积极探索企业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成立商(协)会,形成相互补台、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经营机制。探索利用股权期权等多种激励方式,大力引进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人才,激发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潜能。”委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一条条务实的建议不仅成为协商报告中的有力补充,也为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促进市场繁荣提供了重要参考。
西吉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马保师表示,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出实招、献良策。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在联系服务企业、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人民政协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