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6月1日,记者从银川市纪委监委获悉,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银川市坚持问题查找整改同步推进,督查指导同步跟进,高效精准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银川市专治办统筹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7个部门成立联合督导组,深入6个县(市、区),围绕责任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开展一线实地督。对督查中发现的专项治理推进缓慢、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资金效益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及时督办提醒,下发22份督办函,明确整改时限,紧盯整改落实。
银川市乡村振兴局深入7个乡镇14个村,聚焦衔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开展暗访督导,强化资金使用监督。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部位,深入排查、全面摸底,查摆出农村改厕闲置率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不完善等5种类型问题,修订完善38项规章制度。
各县(市、区)采取“明察+暗访+随机”的方式常态化督查,贺兰县整合县、乡两级纪委和村级监委会力量,采取“一中心七机制”工作法,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销号。市县两级专治办、“一领域一专项”责任部门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一线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督导检查,为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注入“廉动力”,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