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鸽
与燕儿岛的相识缘于一次培训,那是一年之中所有生命都吐露芬芳的季节。
我喜欢燕儿岛,不仅因为它的名字好听。燕儿岛于我就像一场灯光与月光交织,涛声与星星对语,灵魂与海浪共舞的蓝色梦境;对于地球,燕儿岛就像是一个美丽而真实的天然存在。
学习期间我们就住在燕儿岛,距离海岸不到1公里,刚到住处放下行李,我就想去看看大海。我觉得来青岛的第一件事不是先吃饭,而是和向往已久的大海见个面。但对于一个刚刚入住陌生城市的人而言,大海在哪里还有些茫然,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先吃饭。
老板娘给我倒了杯热水。“请问,大海离这里远不远?”我问。
“不远,从这条街往右走到十字路口再右拐就差不多到了。”老板娘指着店门口比划说。我随便扒拉了几口饭,起身沿着餐馆老板娘所指的方向右拐过去,远远看见一个人蹲在马路尽头。
我以为是执勤的交警,快步走上去问:“请问,走海边还有多远?”
“不远,穿过这个公园就到了。走,我带你去,正好刚吃完饭,我也想走走。”
我们走进公园,穿过开满樱花的绿林,满眼的繁花,一派亮丽的粉红。隐隐约约,听到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我们走完砖石小路后上了一条木制的栈道,台阶很陡,走在前面的青年将手伸过来要扶我下台阶,我迟疑了一下,怀疑遇上坏人了,小心翼翼问道:
“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我经营一个书店。”
“啊?卖书的?”
“怎么,你也开书店?”
“没有,我只是觉得开书店很好。”
“看,那就是海!”
顺着青年帽檐半遮的目光,透过葱郁的枝叶,我看见了一道道翻卷的白色海浪。
“那里就是我家,还记得有个诗人写的诗句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
“记得记得,这么美的诗句怎么会不记得。”
我突然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个作家,聊天中得知青年的家就住在燕儿岛公园边一处山坡上,大海就在坡下,樱花环抱着小区,构成了天然的粉色幕帘,使得大海欲露未露,撩人情思。
“这里就是燕儿岛海滩,是‘青岛十景’中的一景,秋天感觉最好,秋高潮涌时景色很美,不过再往前走那里还可以观看黄昏日落,只要是晴天,日落黄昏的景色也很美。”
日落黄昏,多美的意境啊。“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的,我多么想把这样美的诗句放在美丽的燕儿岛海岸。
“那里有螃蟹,如果你喜欢我们可以下去抓螃蟹。”青年指着我们眼前的海滩说。
“可是这么晚了能看见螃蟹吗?”
“可以的,你看岸边有那么多人呢。”
暮色低垂,我定睛一看,沙滩上真有些人影在晃动。顺着木头台阶走下长坡,只见漫长的海滩边上浪潮起伏不定,一波推涌着一波,海平面已没入夜色。远处,游轮上亮着的灯光,一闪一闪。
在这片海滩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依偎在大海怀抱,尽情享受着自然美,内心没有恐惧,没有忧伤,没有猜忌,就连我被大山遮挡的封闭和对陌生人那种防备心理,都被海浪冲刷得无影无踪,我心里的空间越来越大,灵魂被再次净化,口腔里一股咸香,我忍不住掬了一捧海水喝进嘴里,使劲品尝着来自大自然的香。
“给你,抓到了一只小螃蟹。”
青年不知从哪里找了一个小食品袋,把抓到的小螃蟹放进袋子递给我。当我伸手接过螃蟹,目光望向青年时,他的面庞被岸上柔和的灯光美化得白皙清秀,再加上戴着一副金属架的眼镜,显得非常斯文,真像是一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
他把抓到的螃蟹给我,又躬身走向海滩,在沙子和石缝中继续仔细寻找着。海风徐徐吹来,浪潮越来越大,似乎是一种叮咛和忠告。
“谢谢给我的小螃蟹,天不早了,我回去了。”
“走,我送你到前面路口再回家,我家很近就在附近,就是那个小区。”青年指着公园边上的小区又说。
涛声越来越远,不知不觉我们走出了燕儿岛公园,来到我最初向青年问路的地方,马路上依旧车来车往。
“到了,就这个路口,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上去就到你住的地方了。”
“好的,谢谢你,也谢谢你抓的螃蟹。”
小伙边转身边挥手,面向大海的方向走去,“山东大汉”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暮色中。就这样,对青岛的美好印象始于燕儿岛和一个人,我想住在海边的人大概心灵都是这样的纯净,灵魂都是如此的干净,心胸如大海一样开阔。我打开手中的食品袋,小螃蟹活蹦乱跳,只是担心它离开海水活不了多久,这么想着回头又望了一眼靠近燕儿岛公园的十字路口,一个人影都没有了,也没有车辆驶过,樱花在我的视野里稳稳摇曳着,柔和的灯光下只有诗和画的意境,还有一片干净翠绿的草坪。
返程的清早,我一个人去了燕儿岛海岸,天空阴沉沉的,海水没有了往日的亮蓝,沙滩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孤独的海燕,飞飞停停,停停飞飞,似乎在留客又似乎在送客。我拿出手机,远远的为海燕拍了一张照片后,选了一处没有石头的细沙滩,放生了陪伴我一周多的小螃蟹。我想,小螃蟹来自大海,应该回归大海。从此,我会在我的故乡,常常想起、想起那只在青岛的燕儿岛充实过我生命的小螃蟹。
此时,一缕咸香的味道再次溢满口腔,燕儿岛一别,再见是何年?
(作者原名田玉珍,海原县政协委员,宁夏散文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海原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