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抗击匪特的袭击,保护了国家财产,保护了旗工委和宁夏派驻阿拉善旗机关单位和干警的安全,保卫了定远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宁夏省政府的表扬。
1950年7月30日下午,曹动之开完省委会后,同杨万山、张永祥三人骑马赶到山前苏峪口。
7月31日凌晨,曹动之一行三人从苏峪口动身,翻越贺兰山经过樊家营子。土匪查明只有3人3骑,绕捷径赶到狭隘处设伏,向曹动之开枪。警卫员张永祥迅即下马,隐蔽在一块石头下奋力还击。终因地形不利,与杨万山先后被击杀,壮烈牺牲。
旗工委1950年7月31日清晨6时、10时,罗巴图孟柯、云祥生、陈爱尔德尼巴图、朱子春联名向宁夏省领导两次发电报报告土匪袭击的情况,请求派汽车运两个连来支援。17时来电告知已派一九五师一个营增援。由于道路不好,这个营的援军8月1日上午8时才赶到定远营。
1950年7月31日晚收到宁夏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首长来电,告知“动之昨返旗,一行三骑,到后速电,并设法与动之联系。”恰在这时,听到从银川过来的商人讲,在樊家营子路边看到一匹死马,从毛色分析,很像曹动之所乘的那匹红马。遂决定组织人上山寻找。
1950年8月1日,由旗工委委员张佶带领工委机关、保安总队政治处及宁夏派驻单位干部及保安总队、公安局部分人员共37人,携步枪30余支,机枪1挺,马3匹,上午8时从定远营出发,沿小路上山到樊家营子一带搜寻。这支队伍刚刚出城,叛变通匪的保安总队宣传队长王鸿钧即派人给土匪送信,让土匪把这支队伍收拾掉。
张佶等在樊家营子防卡不远处,发现了曹动之和张永祥的遗体,还有被打死的曹动之的坐骑。在死马处发现有手枪弹壳,在几米远的另一处石头下有步枪和短枪的弹壳。后来抓到凶手曹格丢伦时,他也承认“有一个人功夫很大”。说明曹动之他们是进行了顽强抵抗的。经查验,曹动之胸部中弹,枪眼很小,张永祥头部、胸部多处中弹。现场有撕毁和焚烧文件的痕迹,后经审讯凶手,查明是匪徒烧的。在草丛中找到《习仲勋同志关于传达三中全会的报告》《宁夏省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决议》《朱敏同志在省第一次党代会上的报告》及潘自力、朱敏等对阿拉善旗工作指示的笔记等,还有旗工委组织部公章1枚。杨万山当时没有找到,后来发现被土匪枪杀在另一处树林里。
1950年8月12日,阿拉善旗工委、旗政府为曹动之、张永祥、杨万山举行了2000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西北局发来唁电称:“动之同志为革命事业,多年艰苦奋斗,不幸被匪杀害,实为党与人民的重大损失。全党同志务必提高警惕,坚决肃清土匪,为巩固革命胜利而努力!”宁夏省委也给旗工委发来唁电。1950年11月14日,曹动之的灵柩运回老家安葬,途经银川时,宁夏省党政军民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西北局为曹动之题的挽词是:“为人民牺牲,模范未来。”宁夏省委的挽词是:“为革命流了最后一滴血,虽死犹荣。”宁夏省政府的挽词是:“为人民事业而牺牲,其功德永垂不朽!”宁夏省委、宁夏军区、阿拉善旗工委及旗政府对曹动之作了很高的评价。
解放军扬威贺兰山
1949年12月中旬,中共宁夏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宁夏军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剿匪斗争。宁夏军区驻宁部队专门召开剿匪工作会议,成立了由独一师师长黄罗斌(后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宁夏军区参谋长牛化东为正副指挥的剿匪指挥部,制定剿匪方案,并对全省剿匪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从12月中旬开始,第一阶段先对宁夏南部山区的土匪及北部李守信两股帮匪进行重点清剿(因当时郭栓子尚未叛乱)。
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经过南部剿匪三战三捷的战斗和连续的追歼,马绍武、李成福、张廷芝、王敬武等匪首被抓捕。李守信、鲍桂庭二匪首逃窜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后引渡回国受到了应得惩罚。德王、李守信残匪大部于1950年3月向人民解放军投降,共944人,机枪15挺,冲锋枪22支,步枪、手枪227支,电台6部。其余300余人逃至额济纳旗的马宗山地区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在宁夏南部山区与阿拉善地区的剿匪取得了彻底胜利之后,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于1950年3月向驻宁部队下达了集中兵力围剿郭栓子土匪的命令。
4月初,宁夏军区与十九兵团六十五军合并。军区先后召开了剿匪工作会议和党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了剿匪工作必须贯彻“军政兼施”的方针,决定将第一阶段的重点清剿转为全面清剿,以军事打击结合政治争取,并根据匪情划分了任务。以独一师为主负责宁南地区,以六十五军一九四师为主负责宁北地区。
省政府向各级人民政府、各机关、部队、人民团体颁发6条指示,要求一定要将剿匪斗争作为中心工作去抓,要动员党、政、军、学及文艺、报纸等各方面力量,统一领导,统一步调,互相配合,争取剿匪斗争的彻底胜利。
六十五军党委研究决定对郭匪进行全面围剿,将贺兰山剿匪区域划为三段,东西段分别由一九三师、一九四师负责,中段由一九五师负责。一九三师五八三团、一九四师五八四团,配属两个骑兵连、一个侦察连,立即开进贺兰山。部队进入贺兰山区后,日夜追剿土匪,一有空隙,就帮助群众翻地、挖渠、灌水。庄稼快成熟时,为防止土匪下山抢粮,就派出流动哨兵和群众一起保卫庄稼。回汉群众感动地说:“我们祖祖辈辈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好队伍,解放军真好!”这样,民兵和群众一发现匪情,就跑来报告,部队就立即出击,打得土匪无处藏身不敢下山。
(据银川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