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碑林、规矩园,掩映在一片葳蕤的绿树和野草闲花中。大片的鲜红热烈、汁液饱满浓郁的草地,点缀着青嫩小草,色彩奔放、绚烂美丽。巨大石碑上雕刻着殷红的、周正有序的宋体:增广贤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古典文化精华,在此一一复现,充满了正能量;古老的道德、教化、规矩、文明,以此方式执着稳妥地延续、渗透和弘扬。古老的文化和文明,坚韧不拔地传递着;淳朴健康明亮的信念和品性,润物细无声地传承着;站在这里,能感到迎面扑来的正能量,让人心灵踏实、纯净而深沉;高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给生活与社会以亮色和希望,给人间以温暖和抚慰,给人生以力量和感召。
在“三十六计擎天柱”入口处,一个大大红色的“悟”字,雕刻在石头上。最大的石柱上刻着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军事家园里寂静庄严,偶尔听得到隐隐的风声掠过。一切显得肃穆;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草木透出极旺盛的生命力,与石碑形成鲜明的映照。毛泽东神情自信悠然的石像稳居中间,两旁列居着朱德、贺龙威仪的雕像;彭德怀、陈毅等众多将军身着军服、头戴军帽、胸佩勋章,井然有序而威严地伫立其间,浩然气场贯通四野。沉寂的四野仿佛在为英雄默哀,让他们的灵魂永不消失,精神长留人间。
在民族风情园,刻着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普米族、苗族、回族等青年男女歌舞的石碑,充满甜蜜柔情而显得爱意盈盈的场景,传递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路旁的一块小小石碑,上面“情深深”三个红字,温暖安谧,圆满幸福。这里充满生气,栖息木亭上的两只黑喜鹊,被冒然闯入的不速之客蓦然惊起,拖着长长的尾翼缓缓飞离,在附近响亮厉声地叫着。
2006年3月,石嘴山市委和政府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以植物造景,汇集全国奇石,取名为中华奇石山。
经过6年的艰辛努力,中华奇石山初具规模,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巨型《石嘴山赋》碑文,阐述了石嘴山市建市四十年的发展变迁。世界名人园、民族之花园、石嘴山精神文化园、英雄楷模园、中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园,摆放人物雕像237个;4个古文化园:古文化园、诗词园、规矩园、岩画园;建各地奇石园25个,采购国内各类名石品种30多个,达700余块;中心景区至贺兰山巨石7块;建蝴蝶泉一个,占地53亩;绿化面积1360亩。现在的中华奇石山设施完善,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怪石争奇,已成为西北最大的奇石博览园、观赏石基地和石嘴山市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这人文荟萃、雅趣丛生的天地,在这自然植物与荒原、原生态得以最大限度保留的地方,奇石、石碑与天地共融,与自然界浑然一体;智慧和蛮荒统一,到处都有令人惊叹的神奇,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真谛。在这片寂静的塞上土地,不仅有风声、霜雪,有历史、沧桑和传承宝藏;还有月光太阳、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这里,有对美与自由无限的渴望,对生命和永恒的追求。
(据石嘴山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