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玉香
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朝阳社区党委不断创新议事协商方法,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老旧小区,改的就是环境,我们一定要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近日,在朝阳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前,朝阳社区网格员多次入户征求居民意见,积极召集辖区人大代表、业委会、物业公司、老党员、居民代表、居民监督委员会、志愿者开展红色协商议事会,真正做到多方参与协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像这样的协商议事会,我们先后召开红色协商议事会6场次,做到居民的社区由居民作主。”朝阳社区党委书记马园园说,每次协商会上,社区工作人员都将居民的有效建议一件件登记,制定改造方案后,上报政府相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最终,小区基础设施、污水管道、外墙保温、院落修整等居民急盼的“当紧事”,一件件被落实完成。
民主议事重点在“议”,难点在“解”。为维系好辖区居民、物业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朝阳社区经常就辖区内出现的一些问题召开协商议事会,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小区乱堆乱放问题仍然存在,希望物业能加强清扫保洁力度,确保小区干净整洁。”“电动车充电问题也需要重视,建议增加电动车充电装置点,解决充电难的问题。”针对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物业公司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安排,完善落实,并愿意接受居民和社区的监督。社区工作人员将问题一一做好记录,梳理好整改措施,持续督促物业做好相关工作,让辖区居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作为党员代表,社区党员姚焕金参与过多场议事会,他说:“协商议事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要落到实处,将协商结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朝阳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作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链条,由网格员经常性入户收集整理居民意见建议,建立“党建引领、社区主导、多元参与、协商自治”工作机制,联系“两代表一委员”、共建单位、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代表、片区民警、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和社区“两委”共商共议,在朝阳小区打造“民主议事长廊”,社区每月组织居民相聚“议事长廊”,围坐商议“大家事”。建立以业主满意度为重点的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履职“双向评价机制”,深入推进居民委员会居务公开、业主委员会事务公开、物业服务公司服务公开,接受居监会监督评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和处理物业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楼道内堆放杂物、机动车乱停乱放等问题30余个,实现了大事小事“协商议”,社区邻里“一家亲”。
“朝阳社区将继续以‘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为抓手,引导居民从基层议事‘配角’向‘主角’转变,将民主公开监督贯穿协商议事全过程,以议题的务实化、精细化吸引群众参与,通过‘社区+业委会+居民代表+居民监督委员会’模式持续督促落实,向居民及时公布结果,确保居民群众对协商议事活动有信心,让协商议事真正集民智、接地气、惠民生。”马园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