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围绕“国土绿化、荒漠化治理”开展调研
本报讯(记者 单 瑞) 4月11日至14日,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题中“国土绿化、荒漠化治理”内容赴吴忠、中卫两市开展调研。
调研组先后前往盐池县城北防护林生态治理区、春浩林草产业专业合作社,海原县史店乡田拐村红梅杏基地、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红寺堡区中部防沙治沙建设工程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汇报的方式,就各市县(区)近年来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对各市县(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肯定,并对各市县(区)因地制宜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纷纷点赞。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水资源严重紧缺、国土绿化成本持续走高、生态建设用地矛盾突出、矿山修复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调研组多次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探讨,共寻解决之策。
调研组建议,要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保护修复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碳汇交易等生态产业,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让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受益,增加获得感。要倡导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绿化,加强科研,选择绿化植被应适水、适土、适区域、适气候,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并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要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建立耕地轮作、倒茬制度和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打通其他耕地、林地、草地之间的转换通道;对“国土三调”性质不合理的土地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探索试点轮牧,将禁牧、休牧、轮牧有机结合杜绝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