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民情茶室”让社区协商治理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 毕 竞

“多亏‘民情茶室’,我反映的下水井盖散发臭味问题不到3天就解决了。‘民情茶室’不仅能协商解决问题,还能参加学习,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平台。”4月6日,灵武市城区街道农场社区居民路瑶感叹道。

“这个下水井都堵了好几年了,以前一到夏天就有味道,现在天还不热就散发出气味来了。”几天前,路遥与几个邻居来到“民情茶室”,跟农场社区党委书记冯莉提起了心头的一件小事。冯莉一边给大家倒茶,一边记录反映的问题。

“下水井的问题我以前也给周围的商户反映过,会不会是有些油腻的污水直接排放导致的,但他们的污水也有固定处理地方,这一年来下水井味道越来越大。”路遥喝了口茶,发起了愁。“这的确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活,我们将和相关部门商量,与周围商户协商,看如何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冯莉认真地点了点头,联系了两名志愿者现场查看,第二天就联系上了灵武市政部门。

“下水管线年久失修,换一根新管线与主管线重新连接,问题就能解决。”灵武市政公司派来的章师傅看了情况后,立刻联系同事进行维修。迅速有效解决了百姓提出的问题,让“民情茶室”的协商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大家称赞。

据了解,今年1月初,农场社区专门设立了“民情茶室”,社区干部与群众“面对面”,边喝茶边说事,在轻松融洽的沟通交流中,倾听民意诉求。“民情茶室”全天对居民开放,节假日也有人值班,居民随时可以反映问题、了解政策。

“凡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我们从来不以事小而不为。群众所反映的各类诉求,由社区第一书记进行集中交办,明确具体承办人和办理时限,办结后第一时间向当事人反馈,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一时难以化解的问题,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反馈,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让群众满意的解决方案。”冯莉介绍,通过建好“一间室”、喝好“一杯茶”,让社区干部工作重心下移,聚焦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工程,办好居民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

“随着‘民情茶室’规模不断扩大,社区干部和居民们在协商中不断沟通,对反映问题持续推进,不但解决了第八幼儿园招生难等操心事,还解决了老年大学无排练场地等揪心事,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平台,矛盾化解能力不断提升。”冯莉表示,“民情茶室”已成为社区紧密联系居民、化解矛盾的桥梁和纽带。茶室还广泛邀请议事会成员、小区党员、治理骨干、辖区共建单位代表,抓实“晒”“摆”“议”系列问题收集,每周召开“茶座会”,让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茶社里协商讨论,逐一得到妥善解决。

“‘民情茶室’是社区协商治理的好平台,不仅拉近了邻里关系,还激发了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灵武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灵武市将依托社区“民情茶室”持续打造了解民意、解决民困、释放民怨、凝聚民心的窗口,深化“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幸福邻里”开启邻里协商互助新征程,让社区协商治理更有温度。

--> 2023-04-1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7866.html 1 “民情茶室”让社区协商治理更有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