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单 瑞) 今年,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交《关于盐池县甘草产业发展及生态修复的提案》,建议通过实施封育补植、加大项目支持、开展联合攻关等举措,全力推动盐池县甘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案介绍,盐池县是全国乌拉尔甘草的重要产区,是宁夏甘草资源集中分布区和“西正甘草”的主产区,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境内分布的野生中药材152种,大宗药材主要有甘草、麻黄、银柴胡、黄芪、板蓝根等。近年来,盐池县委和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甘草产业发展的意见》《甘草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使甘草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通过调研,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现,由于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气候不稳定等原因,破坏了盐池县甘草的生长环境,导致野生甘草面积严重退化。野生甘草种子资源遭到破坏,种子质量明显下降,进一步导致野生甘草种子价格逐年上涨,严重影响甘草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此外,甘草机械种植与采挖技术落后,甘草的起苗、移栽、采挖程序目前没有专业机械,严重制约甘草产业发展。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在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下,鼓励调动农户在自家草原、野生甘草分布稀疏、人为破坏的区域,采取坑式移栽进行封育补植,加快甘草野生资源修复。积极向区(市、县)及有关厅局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引导农户积极种植,扩大人工种植规模,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要开展联合攻关,为甘草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还建议,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治区农科院、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就甘草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提高育苗质量等技术开展研究攻关,研发甘草精深加工产品,联合有关机械加工企业,研制甘草移栽、采挖机械,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甘草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