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深化体育惠民 促进全民健康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建言

纳紫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品质愈发重视。体育就像一把“金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向美好生活的大门。

我区体育事业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场地设施和全民健身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运动健身正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标配”。如何进一步完善当前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教体融合让孩子“学”“跑”两不误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体育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当前我区全民健身工作有序展开,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不断完善,但针对学龄前儿童健身设施和场地却缺少细化要求。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发现,当前商业化机构开办的儿童游乐场多在室内,不仅分布不均、价格高昂,充满挑战性的设计也不适合低龄幼儿参与。建议增加公益性校外体育培训作为学校体育的补充,为学生提供差异化体育培训。相关部门应面向社会提供一些符合标准的校外体育培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名单,出台规范促进体育培训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服务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对校外体育培训的规范和监管,坚决纠正资质不全、虚假宣传等行为。应明确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需申请许可证,对举办游泳、滑雪、潜水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校外培训,还需申请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明确要求预收费必须使用监管专户,鼓励采取“先培训后收费”“一课一消”等收费模式。

“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适应新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保障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结合当前教体融合背景,自治区政协委员董振生建议,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引进资质健全、师资正规、管理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进入校园,在校内课外活动时间延时服务时开设一些专业体育培训,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运动需求,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弥补学校体育师资与场地不足。

完善体育设施打造便捷“健身圈”

近年来,身边的公共体育设施逐渐多了起来,健身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多,从小区附近新建的笼式篮球场,到公园绿荫间蜿蜒曲折的健身步道,多样化的体育设施遍布群众生活。与十年前相比,全区体育场地数量增加26774个,总面积增加860.9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0.982平方米。

自治区政协委员周涛调研后发现,随着健身器材增多,安全隐患也逐步暴露。“公园、小区等地健身器材不同程度‘破损’,有的松动摇晃、有的生锈掉漆、有的缺少部件……”发现问题后,周涛尝试拨打公示牌上公布的联系电话,但发现部分电话存在打不通,打通后不能解决问题等情况。

周涛建议,相关部门要对辖区内公共场所健身器材安装、使用、维护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对安装时间、使用年限、维保情况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及时制定完善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公共健身器材的审批、建设、使用与管理,切实做到建管并重。建立健身器材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健身器材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掌握健身器材安装管理维护情况,督促责任单位及时维修整改,消除隐患。对于破损严重不能继续使用或已到规定使用年限的健身器材要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拆除报废,杜绝出现“带病上岗”“超期服役”等现象,确保健身场地、设施安全舒适。在适当位置设置公示牌,公布联系电话,方便市民及时反映情况,如果设置的电话出现变更,要及时更新,杜绝打不通现象。

探索“体医融合”发展新模式

体育与医学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双胞胎”。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全速推进中,如何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更好融合,发挥1+1>2的效果?自治区政协委员马玉表示,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发现,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在内多种慢性疾病,都与缺乏或运动不足有相关性,如何推进体医融合,为相依人群开出适宜运动处方十分必要。

(下转03版)

--> 2023-03-29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建言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7471.html 1 深化体育惠民 促进全民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