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 瑞
“服务质量就像一个杠杆,贯穿于提案工作全链条和各方面,能撬动提案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希望大家围绕提案‘提、立、办、督、评’环节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优化改进服务举措的意见建议。”……近日,两场专题座谈会在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热烈展开。两个半天的畅谈交流中,来自各民主党派宁夏区委会、部分提案承办单位和自治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的30余名提案工作者各抒己见,聚焦“提升提案服务质量”主题,谈经验做法、讲意见建议,共同寻找提案服务质量提升的新路径。
如何在以往良好基础上实现提案工作的质效提升,争取走在全国省级政协前列,是新一届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落实政协党组要求、进行自我革新的重要课题。着眼统筹谋划五年工作,提案委员会确定2023年至2027年,分别以“提升提案服务质量”“提升提案质量”“提升提案办理质量”“提升提案协商互动质量”“提升扩大提案工作影响力”为主攻方向,力争每年跨一步、年年有进步,推动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牢固树立质量是提案工作生命的理念
“开展学习培训是政协委员提升履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民建宁夏区委会调研处副处长马伏明说,要强化提案业务培训,帮助委员提高撰写水平,积极开展委员专题辅导培训,对政协提案工作的性质、目的、意义、撰写、提交、督办等环节内容进行全面培训,帮助委员增强对政协提案工作的整体认识和把握能力。
民进宁夏区委会议政调研处四级调研员王菁认为,要拓宽学习培训范围,将政协各参加单位参政议政专职干部纳入进来,更有效开展提案服务工作。要加强知情明政通报,在每年自治区两会召开前,由各厅局单位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通报,供委员掌握一手资料,确保提案立意高、分析准、建议实。
一事一案既是把反映问题说清楚的需要,也是便于交办和落实的需要。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综合处四级调研员马梅建议,要加强选题引导,鼓励支持提案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提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好方法、好措施,有力促进问题得到解决。
会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目前存在提案者根据自身了解情况单独写居多、以界别形式集体反映高质量提案较少的现象。”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参政议政处二级调研员丁晓萍建议,进一步优化提案结构,鼓励支持以界别形式提交集体提案,注重从界别提案中遴选重点提案,加强界别提案跟踪督办,充分发挥界别提案层次高、质量高、代表性强的作用。
“政协提案不仅是委员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质量与水平的集中体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段尧凯呼吁,要严格执行提案审查标准和程序,不搞凡提必立,确保立案提案立得住、有共识、能办理。
交流中,与会人员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线,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坚持“数量适度,质量为要”,把提高提案质量作为重点多点发力。
在提案办理协商中增共识聚合力
“过去我们总认为办理提案,只有解决了问题才是成效,现在看来,通过提案推动工作、促进问题解决是成效,在提案办理中深化认识、增进共识也是成效。”与会人员认为,要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提案办理的全过程,体现在立案前协商、交办中协商和办理协商三个环节上,全面落实提案者与承办单位的协商沟通,进一步增进和传播共识,使提案办理过程真正成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落实的过程。
丁晓萍说,要注重提案立案审查协商,在提案审查立案环节,及时就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提案者进行协商沟通,指导提案者进行修改。(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