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描绘乡村振兴“强富美”新画卷

——农工党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围绕加快推动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

本报记者 李 莹

乡村振兴承担着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对我区而言,要抓住哪些关键环节?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自治区政协委员积极提交提案,为建设“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聚焦“农民增收”这一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提出了“关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

“农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通过调研,农工党宁夏区委会进一步“解剖麻雀”,提出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中,土地流转规模不大、收益不高,村办企业少,而拨款补贴用于改善民生、社会治理开支较大,当前热门的乡村文化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难以形成规模,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靠地吃饭’成了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对于我区一些相对偏远、区位条件一般的村来说,可利用的物质条件不多,发展潜力不足。”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在提案中建议,要因地制宜,以各村资源禀赋为基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村民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增加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当地村民生活水平。

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自治区政协委员穆风梧建议,应通过落实农业绿色补贴和支持保护政策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应通过开展集体土地整理、宅基地复耕、土地流转等,寻找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构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加强大病救治、妇幼保健工作,配合落实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措施。

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

“从我区农业农村现状和城乡人力资源发展情况来看,影响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缺乏。我区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进一步导致涉农人才在总量上、质量上、结构上无法满足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需求。”自治区政协委员蒋新录分析道。他在所提“关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建议,优化强化涉农人才政策,增强涉农人才政策针对性、操作性、含金量。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壁垒和待遇鸿沟,建立富有乡土气息的人才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切实发挥人才政策支持乡村振兴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将能干事的人引回来,想干事的人留下来,会干事的人练出来,干成事的人得实惠。

“随着农业产业不断发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大量农业领域人才,乡村振兴呼唤乡村人才。”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杰说,近年来,我区加强对农村生产经营能手、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合作组织及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培训,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农业农村实用型人才短缺、高素质农业管理人才缺乏等情况。

为此,他希望创新培养机制,为人才发展“强引擎”。建议优先选拔具有乡镇任职经历、熟悉“三农”工作、统筹治理能力强的人才,为乡镇配备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历经多部门锻炼的干部队伍。把农业农村后备干部储备和培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优先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持续开展村干部结构优化工作。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受自然条件、历史因素、资源禀赋的影响,我区存在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文学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他指出,农村“小校额、小班额”趋势明显,以固原市为例,全市100人及以下小规模学校有548所,均为小学,占小学总数的89%。从骨干教师的分布看,呈现小学城市多,县镇次之,农村最少;初中县镇多、城市次之,农村最少的特点。

(下转03版)

--> 2023-03-20 ——农工党宁夏区委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围绕加快推动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57070.html 1 描绘乡村振兴“强富美”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