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3月15日,银川市检察院在银川市玺悦社区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翔实的检察举措、丰富的普法知识、典型的检察案例,既是检察机关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定制的普法“小课堂”,更是向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2022年以来,我区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和工作实际,以集中履职、强化监督、统筹推进为着力点,“三箭齐发”有力推进依法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简称“双打”)工作,共受理32件67人,起诉12件27人,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自治区检察院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固定责任部门及专人负责“双打”工作,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集中统一履行涉知识产权检察职能,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质效。全区各级检察院坚持以办案为中心,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疑难复杂案件,提前介入35件,及时将案件难点堵点、分歧点解决在审查起诉之前。立足检察监督职能,加大漏补漏诉纠正力度,强化自行补充侦查,坚持“一网打尽”,共纠正漏捕1人,纠正起诉遗漏同案犯2人,自行补充侦查12件。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共监督立案6件6人,监督撤案12件19人。
我区检察机关将“双打”工作融入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行动、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保健品”行业专项整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等行动,同步推进,力促产生聚合效应,努力实现更优“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