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三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工程区是未来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的主战场,是‘双重’项目实施的重要空间载体。”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蒋齐聚焦三北工程提交相关提案。
2020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成为党的十九大后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第一个综合性规划。
经过调研蒋齐委员发现,“双重”项目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事中环节的监管措施还不到位,制度还不健全,建设质量缺乏有效管控;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还有差距,一些地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就林说林、就草说草”现象,没有真正体现治理的系统化和整体性;规范“双重”项目的技术指标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围绕治理目标、规划设计、作业施工、监测评价、项目管理等工作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
蒋齐委员建议,充分利用三北工程建设40余年建立的比较完备管理体系和队伍,发挥各级三北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优势,统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三北工程区的“双重”项目,确保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创新完善“双重”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双重”项目准入制度、项目实施和监管制度、健全统计调度制度等,将三北工程区“双重”项目投资和任务完成情况全部纳入工程建设调度统计范围,实行全口径调度统计,全貌反映工程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 (马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