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束 蓉)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党彦宝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新能源大基地 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
“目前,我国风光发电规模呈几何式增长,已成为全球新能源第一大国,但仍需解决一些难题,从而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党彦宝委员说,因风电、光伏本身存在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实际利用率偏低。加之新能源项目土地利用率低、建设成本较高、税负偏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西北地区“沙戈荒”土地广布,发展风光等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支持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具体落地政策,结合实际发展“上方光伏发电、下方种植林草”的立体化、复合型新能源项目。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能源开发、生态保护、产业富民”多位一体发展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在激发企业积极性方面,党彦宝委员建议,相关部门适时减税降费,引导新能源领域央企、国企、大型民营企业,逐步向具备条件的西北地区转移,鼓励社会企业创新参与发展太阳能、风能、储能全产业链,继续加大西电东送等跨省区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规模,推动东西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社会稳定就业,助力西部经济跨越腾飞,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