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婵莉 李 莹 王 茜
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破除各种隐性壁垒;
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句话语、一串串数字、一条条举措,都饱含着民生关切、镌刻着奋进足迹,标定了清晰目标,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住宁全国政协委员们倍感自豪,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客观总结202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成绩,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委员们纷纷表示,新时代新征程,有一系列重大部署需要落实,有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人民政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昂扬的精神、奋发的姿态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政协力量。
信心倍增 勇担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句句提振发展信心,处处彰显为民情怀,饱含着民生期许。”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姚爱兴说,作为连任的“老委员”,今后要更加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为全国经济稳中向上向好注入“民主党派之力”,把握“稳”的要求,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信心、稳大局,持续发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助推发展信心提振;找准“进”的方向,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高水平建言资政,助力提高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紧盯“新”的作为,用“民主党派之为”彰显“民主党派之能”。
“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让我们倍加振奋和鼓舞。”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杨培君说,报告对经济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分析,聆听后深感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离不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报告在谋划今年工作时,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提出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希望能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住宁全国政协委员李星说,报告中提到的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等内容让他倍感振奋,他提交了“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关于着力推动部省(区)合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作为科协界别新委员,他将心怀“国之大者”,立足自身岗位,认真履职尽责,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安排,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关键结合点的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广泛合作,努力打造立德树人要地、科技创新高地、人才汇聚洼地,以高质量履职推动宁夏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转04版)